觀《感動中國》有感(15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感動中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感動中國》有感1
“這根綁帶和我一樣——38歲,它記錄著一個媽媽對兒子全部的愛,現(xiàn)在是我報答的時候了!
一根再也尋常不過的綁帶,講母子倆牢牢系住了一起。他,陳斌強,他的媽媽患有老年癡呆癥,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竟騎電瓶車帶著媽媽上班,為了不讓他媽媽摔下來,他用綁帶把媽媽和自己綁在了一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陳斌強叔叔十分清楚這點,把媽媽服飾的頭頭是道,為此,他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但是他不曾放棄。也許,他的媽媽此時并不了解她兒子的所作所為,但是我想她一定會感受到她兒子那份濃厚的愛。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四五歲了,都能了解父母了。父母為我們操勞一天,工作下班后,我想我們送上的應(yīng)該是一副笑臉還有一杯暖暖的茶。當我們有一段笑話,一件趣事,我想我們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
父母的愛,不會一直下去,終有一天.,他們會老,他們會離開我們,有人說:“沒關(guān)系,時間還長著呢!”我想說,我們是還有許多十五年,但是父母到底還有多少個十五年可以等你去好好孝敬他們?
陳斌強的母親在陳斌強的照顧下,我想她會十分幸福,十分開心的,有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我想只要我們每天用微笑面對媽媽,面對爸爸,那么我們之間就不會有太多的矛盾與沖突,只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
陳斌強叔叔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兒子愛媽媽,媽媽愛兒子的故事,我想我們大家都會努力把這個故事延續(xù)下去。
觀《感動中國》有感2
狄更斯曾說過:“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
這是一個關(guān)于責任的名言?墒,責任又是什么?是擔當還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這樣問我,我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告訴你:“當然是學習,因為現(xiàn)在我們的責任只有學習。其他的,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考慮。但在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后,我彷徨了。這個直播雖然只有短短的2個多小時,卻讓我明白了什么是——“責任”,責任不只是學習,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還未去思考過的東西,而他們讓我在感動之余開始思考關(guān)于“責任”‘這個名詞的意義。
令我最感動的就是一名老師她是——張麗莉,她為了將車前一名嚇傻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被無情的車輪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問張麗莉,“你后悔嗎?”她回答:“不后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jīng)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當張麗莉老師在生命垂危的時候,卻還惦記著她的學生。張麗莉老師是昏迷多天后,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震撼了,它不僅感動了我。還感動了所有中國人。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有一首歌最動人,那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們用愛散布希望。張麗莉老師正是這樣,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張麗莉老師的壯舉感動天地,教育世人。讓我們學習她的犧牲精神,學習她的奉獻精神,堅守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讓愛心與責任成就偉大的教育事業(yè)。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也正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zhì)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這就是責任,無關(guān)乎感動誰,也無關(guān)乎感動于誰,只是責任。給人責任,也就給了信任和真誠,履行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沒有責任的人生是空虛的,不敢承擔責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獲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責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許過于夸大,但是卻很好的`指出,責任于我們是不可缺少的。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nèi)匀换钪,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fā)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觀《感動中國》有感3
“活著就值得慶祝”這句話是從僅有23歲的大哥哥劉偉的口中說出來的。他走過這23個春秋是多么辛苦,也許,他對人生的感悟要比已年過古稀的老爺爺、老奶奶更深。
童年,對他來說本應(yīng)該是無比歡樂的,可一次巨大的災(zāi)難無情地降臨到了幼小的.劉偉身上:小時候在出游時,被10萬伏的高壓電擊中,因而失去了雙臂。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小劉偉哭了睡,睡了哭。可最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劉偉堅強地戰(zhàn)勝了自己內(nèi)心的陰影,重新站了起來。他選擇了游泳,經(jīng)過艱辛的苦練,兩次獲殘疾人游泳冠軍。然而在小劉偉準備迎接20xx年的殘奧會時,又一個突如其來的噩耗徹底擊垮了劉偉的母親:因劉偉過于練習導致腎出血,不能在劇烈運動了。可劉偉卻反過來安慰母親,自己一定還有出路。經(jīng)過再三考慮,他再一次重新開始——彈鋼琴。他每天堅持練習7小時,去年他走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的活著!”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問他有沒有抱怨過。而他居然說了一句讓我萬分震驚的話:“雖然我失去了雙臂,,但我要感謝上蒼,因為他想讓我擁抱更大的世界!”
看了劉偉的故事,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種對劉偉的敬佩之情。我覺得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種堅定的毅力,才能使劉偉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獲得成功。他總以一種十分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許多的不幸,他認為要么就精彩的活下去,要么就趕緊死,因為他認為一天到晚不做事只哭泣還不如死。
同樣我也是學鋼琴的,卻缺乏他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有一次金老師布置了一首跨度極大的樂曲,因為手指的拉伸而倍感疼痛,所以就向媽媽訴苦不想再彈了。而他,因為大腳趾太大,會帶健,所以他就立起來彈。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克服困難,而我遇到困難就退縮。因此我倍感羞愧。從今往后,遇到困難,我要不退縮不放棄,要有恒心有毅力,盡力去克服!
劉偉這個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堅強鑄就不朽的大哥哥,正是我的榜樣!
觀《感動中國》有感4
今天我觀看了中國人的年度史詩《感動中國》,剛進入著20xx年個英雄,其人他們的平凡生活。
張定宇是一位處在一線的醫(yī)生,她身患漸凍癥,但堅持不懈,依舊搶救他人,日日夜夜的拼命一致,結(jié)果導致了她的雙腿病情加重一次,他在下樓梯的時候差一點摔倒了,可他依然埋著所有的一生去救治患者一次他在開會,中才明白自己必須。要將自己的病情告訴一醫(yī)生們。終于在20xx年沒一群終于松懈了,一些他才肯這聊自己的雙腿。
張桂梅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可她有著遠大的抱負。她決心為山中那些貧窮女子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花費了五年時間,可以只籌備到了1萬元。一次她在大會上發(fā)言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記者,并把志向告訴了他。記者梯口發(fā)布了一篇文章。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連兩個政府都愿意。為她幫忙籌集到了100萬元。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將自己的女子高中開創(chuàng)了下來。他跋山涉水去尋找那些沒有上學的貧窮女子。用自己的錢去幫助他們。日日夜夜。的.操勞,讓他生存23種疾病。可他只靠止痛藥維持自己的病情。一次他不是暈倒醒來后還是為學生們著想。當他度過難關(guān)后第二天就立馬返回學校上學,F(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他的學校里畢業(yè)上了高中。
《感動中國》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奇人,偉人,他們有著遠大的抱負,不惜自己的生命代價。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伤麄儾⒉皇鞘裁雌嫒,英雄。他們只是一位味,平凡的人。有時遠大的抱負和敢做敢當?shù)男摹!陡袆又袊肥侵袊说哪甓仁吩姟?/p>
觀《感動中國》有感5
看了“感動中國20xx十大人物頒獎禮”,回頭想來,最觸動我心扉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初中語文老師,他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很有學問,而他做的事,也讓我十分感動。
陳斌強的'爸爸由于一場車禍英年早逝,是他的媽媽把他和他的兄弟姐妹拉扯大的。在陳斌強小時候,他的媽媽用一根布帶把自己和兒子緊緊地裹在一起。如今,陳斌強的媽媽患上了老年癡呆癥,陳斌強不得不每天帶著媽媽去上班,他騎著電瓶車,用那根布帶把自己和媽媽綁在一起,學校給了陳斌強一間宿舍,好方便他照顧她媽媽。每天他既要上課,又要照顧母親,任勞任怨。
在學生眼中,他是良師;在我眼中,他是孝子。
這根布帶不僅僅是一根布帶,它還包含了母子之間彼此的愛。在陳斌強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孝順,什么是人間真情。想想自己,如果我的父母想陳斌強的母親一樣,我會不會那樣做呢?也許我會。也是不會,不過,陳斌強教會我,一定要向他那樣做。父母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只有好好讀書,長大以后,為他們分擔生活上的困難。
陳斌強為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一定會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
觀《感動中國》有感6
那天,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夜晚,我坐在電腦前,看著十位感動中國,感動了整個20xx的人。“肝膽春秋”吳孟超,“隱形翅膀”劉偉,“孝女當家”孟佩杰,“最美媽媽”吳菊萍……
我最喜歡吳菊萍。要不是她,孩子早就“走了”。她為了救孩子,不幸左手骨折。要是別人,才不會去救。但是,她卻說:“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多么謙虛呀!當時,她并沒有猶豫與權(quán)衡的空間和時間,不假思索,就伸出雙手,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我認為:她雖然只有一雙最柔弱的臂膀,但卻是20xx年中國最有力的'臂膀!我們要像她學習!
我還喜歡孟佩杰。她爸爸因車禍而死,媽媽把她轉(zhuǎn)給一位養(yǎng)母,不幸,養(yǎng)母癱瘓了,整天在床上,孟佩杰才8歲,就用這雙柔弱的雙臂頂著這個可憐的家。洗衣、買菜、燒飯。。。。。樣樣活都干。當然了,她也在上學,一回家,許多活兒等著她去干,干完活做作業(yè),此時已經(jīng)9點了。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觀《感動中國》有感7
隱形的翅膀,這是多么令人神往,多么神奇,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這只有在童話世界中才存在。然而,這樣的想法在屠老師給我們看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后徹底改變了!原來,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有人擁有隱形的翅膀。
他的名字叫劉偉。10歲那年因為觸電,他被截去雙臂;12歲那年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學會了游泳,并在2年后的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9歲那年因為生病,不能再游泳的他自學鋼琴,一年后就達到相當于用手彈鋼琴的專業(yè)7級水平;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
看著,看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涌上眼眶。我被劉偉身上那種鋼鐵般的意志深深地感動著。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劉偉的雙臂,當命運之神一次又一次殘酷地打擊這位少年,他卻依然固執(zhí)地為夢想插上了翅膀……他用毅力,用堅持,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實現(xiàn)了夢想。
聽著劉偉用腳彈奏的美妙音樂,我的思緒飄到了遠方……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如果我想長得高一點的話,必須堅持每天跳繩1000個。回到家,我拿起跳繩練了起來:100個,200個,250個……我上氣不接下氣,心想,什么時候才能跳到1000個啊!好不容易跳到了500個,我的手再也提不起來了,我的肺也快爆炸了。我癱坐在地上,苦惱地想,算了,算了,反正別人也不知道我跳了幾個,500個也夠多了吧!就這樣,我把500個當作1000個,輕輕松松地完成了任務(wù)。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四十天后,爸爸帶我去醫(yī)院復(fù)診。我忐忑地站到身高檢測儀器上……噩耗傳來,我不僅沒有長高,還矮了0.4厘米。面對醫(yī)生疑惑的眼光,面對父母的責備,我后悔莫及!不堅持,不努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啊!
琢磨著頒獎晚會給劉偉設(shè)計的名片——隱形翅膀,我明白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可愛的、純潔的天使,都有一雙屬于自己的隱形翅膀,只是那雙翅膀要靠汗水和毅力去擦亮。我暗下決心,要向劉偉學習,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夢想插上翅膀!
觀《感動中國》有感8
星期五的班會課,老師給我們看了《感動中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廣西桂林的何玥。XX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yè),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shù)。9月初,病情突然復(fù)發(fā)第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到腦部組織。當時聽醫(yī)生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jù)她的遺愿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觀后感《《感動中國》觀后感作文》。
在大家的眼里,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做完手術(shù)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里貼著許多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一句就說:“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說,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媽媽姑姑最終同意了孩子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愿。11月17日凌晨零點10分,何玥在醫(yī)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XX年的生命歷程。凌晨4點,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醫(y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
何玥的愛心感動了我們,大家都稱她“最美女孩”。
觀《感動中國》有感9
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什么叫做“女排精神”吧。反正我知道,這就是一種堅持不懈、樂觀的精神。這不,在《感動中國》中,就講述了什么叫做偉大的“中國女排精神”。
在本次的《感動中國》當中,第十一個感動中國人物表彰獎杯就是頒發(fā)給女排姑娘們的。在短片中,我們看到了她們在巴西里約奧運會時屢戰(zhàn)屢敗,接近淘汰,但她們用自己身上的意志絕跡重生。在節(jié)目中,《感動中國》評選組為她們送上了“為國著功成”的稱號,以及鮮花、獎杯和掌聲。
在此時,我想,她們更多的是感動的淚水,更多的是大家的支持,更多的是那激勵人們打起精神奮發(fā)圖強的女排精神!我想,這“女排精神”不光只是一種精神,而是讓人們充滿熱血、激情歡呼、讓人敬佩的一種東西!但這個東西里最多的,還是堅持。
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電燈吧,F(xiàn)在的電燈很便宜,并且在市場中隨處可見。可是,你們知道嗎,電燈的發(fā)明人愛迪生用了上千種材料,做了上萬次實驗才找到燈絲的最佳材料——鎢絲。也正是他的這股堅持勁兒“幫助”他完成了電燈的發(fā)明。
堅持,不管在哪兒都有用,包括學習。你若能在學習中做到堅持,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就像,我在寒假中為了寫一篇好的《三國演義》讀后感,花了大量的時間將原作修改,最后終于在班級中被表揚了,這就是一種堅持的.方式。那天,我寫完原作后,先習慣性的“審核”一遍,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通順的地方很多,于是,我開始修改。當我修改完前兩遍時,覺得有些通順了,便開始看錯別字,果真發(fā)現(xiàn)五六個,修改了第三次。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四次,是將整體語句寫的更優(yōu)美。
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修改,但我卻愿意,因為我心中銘記著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好的作文是靠改出來的”也正是這句話聯(lián)系著的女排精神激勵著我。
女排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你若不堅持、不努力,可以把它當做你的信仰。到時候,你就會感覺“藥到病除”的好滋味了。
觀《感動中國》有感10
一陣掌聲之后,整個會場始終洋溢著濃郁的溫情與感動。從個個英雄的故事的過后,我總會不自禁的流出眼淚,我想,那也是我對他們由衷地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意與尊重吧。
胡忠,一名老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他與他的妻子原本能夠輕松的過著日子,而他們卻要與那些孤兒打交道,給孤兒溫暖,成他們最好的父母。我相信,是他們愛與信念的堅持,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讓孤兒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孤兒們將來能夠幸福。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不正是這首歌蘊藏的道理嗎?
劉偉,他從小失去了雙臂,或許他曾抱怨過上帝殘忍,或許他曾留過無數(shù)次的淚,但至少現(xiàn)在的他,有誰會在意他曾經(jīng)呢?他雖然是殘疾人,但他的心一定堅信:上帝在為你關(guān)閉一扇窗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觀后感《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 固執(zhí)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證明那正是他飛翔的軌跡!也只有這樣的信念才能有他現(xiàn)在的.成就。一雙腳竟能彈出那么美妙的音樂,其實這就是他的精神,不為嘆息的目光而放棄的精神,他為上帝而活,為信念而活,為夢想而活!
她,一名母親,最美的母親。她,就是——吳菊平,她用她的手接住了一個從10樓墜下的孩子,雖然她的左手以多處骨折,但她在從來都不吝嗇在鏡頭下的微笑。是啊,只有這樣的奮不顧身,這樣的瞬間才能體會到人間是有愛的。即使我們做不到吳菊平女士那樣的行動,那么你就去為身邊的人好吧。當你的同學向你借一只筆時,你能夠微笑著遞給他,當你的母親叫你為他掃一下地,你能夠很情愿的拿起掃把認真的掃,當你的老師為你布置下的作業(yè),你能夠從不抱怨的完成時,你其實就已經(jīng)做到了。
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感動了中國,更為中國添了彩,所以不要忘記他們的每一個舉動的代表著國家的榮譽都是全中國的驕傲!我們感動,我們?yōu)檫@十大人物感動!我們用感動彰顯一個人物的高尚,我們用感動彰顯一個國家的精神,我們用感動考驗一個民族的素質(zhì)!此刻,我們因為是中國人而驕傲!
觀《感動中國》有感11
這個星期,我們班級利用了四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看了一部電視,名叫《感動中國》。在我看的時候,我哭了,我留下了感動的眼淚!還有一些女生也和我一樣,哭了!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一位名叫胡佩蘭的老奶奶,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講一下它的主要內(nèi)容吧。
胡佩蘭奶奶在小時候就立志,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經(jīng)過了她不懈的努力,終于考上了有名的醫(yī)學校。但她養(yǎng)老退休時,他并不是在家里休息,而是在村子上開了一家醫(yī)館。在開醫(yī)館的'時候,她的腿不好,不能走路,但她還是每天堅持去醫(yī)館給病人看病。當時她開的醫(yī)館還是在當?shù)匦∮忻麣獾摹R驗槊看稳ニ抢锷⒆拥脑袐D都能順利產(chǎn)下孩子,而且她收錢都很少超過一百塊錢,都是幾十塊錢。有時候看到?jīng)]錢生孩子的孕婦,她不但不收人家的錢,還倒貼給人家錢。就這樣,胡佩蘭奶奶一直工作到九十七歲,為別人服務(wù)到九十七歲。
在他九十八歲的時候,他便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但不幸的事也發(fā)生了,就在胡佩蘭領(lǐng)完獎之后,不久她便去世了。
觀《感動中國》有感12
“木拉提”這是新疆語,也是一位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的名字。木拉提的漢文意思是夢想,而這位戰(zhàn)士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警察。
她從小懷揣著這個警察夢,他從小就成績優(yōu)異,如愿讀了警察大學,他畢業(yè)時,他并沒有選擇在大城市去當警察,我、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和田。轉(zhuǎn)眼,他已經(jīng)在和田做了十四年的警察。他幾乎每天都會從便裝出現(xiàn)在社會壞人的常出現(xiàn)的地方,他每天到一個地方,他每天到一個地方,都是在與死神擦肩而過。而每種任務(wù),他也只能欺騙家人。
晶瑩的淚光在我眼眶里閃爍,讓我不禁想起一群追夢的少年,他們是現(xiàn)在的知名組合——TFBOYS,他們由三個少年組成,他們的平均年齡僅14歲,卻已捕獲了千萬的粉絲,這是因為他們對音樂夢想的堅持不懈,他們曾經(jīng)遭受到無數(shù)人的質(zhì)疑,但他們堅持下來了!并且用自己的歌聲堵住了那些質(zhì)疑他們的人。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我,其實我小小的心里蘊藏著一個大大的夢想,小說作家。我一直在用厚的本子寫一些小說,但有時候?qū)懥艘稽c,我就不寫了,與他們相比,我真是羞愧極了,但我以后一定會堅持下來,不在夢想起航的路上半途而廢!我這年齡的少年,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對待夢想,我們應(yīng)該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完成我們的夢想。
我們現(xiàn)在,正在夢想起航的路上大放異彩。
觀《感動中國》有感13
感動是一個人最真摯的感情。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其中最后一個人物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兩彈元勛”程開甲。
程開甲已經(jīng)仙逝,但他在氫彈領(lǐng)域創(chuàng)造的成就值得我們學習。氫彈是我國國防武器最具威攝的一種武器。如果說氫彈是一個大炮杖,那么原子彈僅是用來點燃這個大炮杖用的引線。程開甲則從事的是測算氫彈爆炸后的各個參數(shù)以及這些參數(shù)氫彈的爆炸當量。為了精確測算各個參數(shù),他多次甚至只帶了一個口罩下井測算。氫彈的放射性危害極大,他卻不懼危險,只為盡快測算參數(shù),以免數(shù)據(jù)不全,導致國家再傾巨資去生產(chǎn)氫彈重試。
研制氫彈是個秘密,每個人員都必須隱性埋名。這個秘密不但不可以與朋友說,也不可對母親、孩子說。他們必需拋棄所有名利、榮譽、頭銜。
“隱姓埋名數(shù)十年,一朝成名天下知”這是對程開甲的寫照。
為了不影響環(huán)境,實驗環(huán)境選在戈壁,我在《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中看到戈壁上風沙滿天,甚至可以把帳篷刮飛,沙子讓人睜不開眼睛,當時中國僅有一臺每秒僅萬次的計算機,而且只有二十分之一可以用于氫彈參數(shù)計算。程開甲只得使用手搖計算機和計算尺來沒日沒夜地去計算。他最終建立發(fā)展了中國核爆炸的過程。建立核武器測試診斷的框架,支持中國核武器設(shè)計改進與作戰(zhàn)運用。
程開甲的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我們更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學習品質(zhì)。
程開甲生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卻在自己艱苦的學海中找到了光亮,他扎實的學習方法和基礎(chǔ)造就了這個“兩彈元勛”。可見,學習知識讓一個普通人得以造福祖國。
他忠誠愛國。他與許多物理學大家一樣,出過國。他沒有被國外優(yōu)越的條件所吸引。而是投身祖國。
在這一個時代偉人身上,我學到了愛國、勤學、奮斗、奉獻。因為有了程開甲,氫彈才得以“橫穿出世”。
觀《感動中國》有感14
昨天我們?nèi)嘣诶蠋煹膸ьI(lǐng)下觀看了《感動中國20xx頒獎晚會》,看完后,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里面的每一個人都讓我流淚,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沈克泉和申昌健父子。
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但他們卻有著偉大的夢想——研發(fā)雜交油菜,一個沒有文化的農(nóng)民搞科研這是多么不符常理,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情?墒,他們沒有放棄,沈克泉老人為了搞研究購買了大量的`書籍,他白天在地里勞動,晚上挑燈夜讀,有時一讀就是一夜,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學習上我從來沒有這樣刻苦的精神,很多任務(wù)完不成的時候,我總是給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面對老人,我是多么的羞愧難當。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歷經(jīng)失敗,但是為了夢想決不放棄,他們成功了,研發(fā)出了最優(yōu)良的雜交油菜,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夢想因為堅持而美麗!
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很多,我們每個人必須有目標,有夢想。沒有夢想,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白白的浪費時間;而有了夢想還需要有毅力有恒心,在朝著夢想前進的路途中有很多的坎坷和困難,我們不能因此而半途而廢,我們要為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努力。就如我,我每天上學,但是我從未想過我上學是為了什么,從未考慮過我的理想是什么,只是一天一天的打發(fā)著過,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現(xiàn)在學會了思考,我的夢想是什么?我該如何去實現(xiàn)我的夢想呢?仔細想想,我熱愛科學,那么成為科學家就是我的夢想,可是,在實現(xiàn)夢想的路上,我卻做不到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廢,而現(xiàn)在我從他們父子身上明白了很多,我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努力學習,再一次點燃我的科學夢,為了這個夢想而堅持不懈。
是!夢想并不是科幻的,成功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但成功只會青睞那些有目標、堅持目標的人,夢想因堅持而美麗!我想,我應(yīng)該是那一個人,那一個讓成功對我微笑的人。
觀《感動中國》有感15
看《感動中國》會讓讓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感動,我的心靈也同樣受到震撼和洗禮,感動和淚水之后應(yīng)該是平靜和思索。
此次當選的“感動中國”人物還有:為新中國核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朱光亞,為官清廉的公安戰(zhàn)線楷模劉金國,為人民群眾奉獻一生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基層干部楊善洲,年屆90依然工作在手術(shù)臺上的醫(yī)生吳孟超,在危急時刻奮力救下墜樓嬰兒的“最美媽媽”吳菊萍,扎根高原地區(qū)支教的'教師夫婦胡忠、謝曉君,靠賣羊肉串資助貧困學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從8歲開始伺候癱瘓養(yǎng)母XX年的孝順女兒孟佩杰,自小失去雙臂卻創(chuàng)造出生命奇跡的鋼琴師劉偉。走過XX年的“感動中國”活動還向以白方禮老人為代表的長年熱心公益事業(yè)而未能獲得榮譽稱號的所有愛心人士表示特別致敬。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zhì)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時的我們雖不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但一定是個讓中國人感動的人。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jié)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nèi)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我是十三億中的一個普通學生,也許我這輩子都做不出讓國人感動的事情,但是我會盡本能來做一些對我身邊人有幫助的事情。
【觀《感動中國》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觀《感動中國》有感11-04
觀《2010感動中國》有感09-29
觀《感動中國》有感15篇10-03
觀《感動中國》有感(合集15篇)12-21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5-04
《感動中國》觀后感09-30
《感動中國》觀后感11-11
感動中國觀后感06-16
《感動中國》觀后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