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角的度量》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線段、直線、射線和角。
2.理解線段、直線和射線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2、教學難點:建立角的正確概念。
教具準備
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造情境,引入新課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吹礁鞣N各樣的線(出示幾種線,如電線、電視天線、跳繩的繩子等)。這些線有的是直線,有的是彎曲的。
2.教師演示:兩手拿著一根線,兩手靠近線就是彎曲的,兩手把線拉緊,線就是直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線有關的知識。
二、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頁上面的兩幅圖,像這樣一根拉緊的線、繃緊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線段。
(2)把兩幅圖分別去掉兩端的手和弓,改為兩點,這就是線段。為了表述方便,兩點處分別標上“A”、“B”,這就是線段AB。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兩個)
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A點和B點之間的長度,所以線段的長度是有限的。
2.認識直線。
把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直線。(課件顯示)
提問:直線有端點嗎?能量出長度嗎?
(直線沒有端點,無限長,不能量出長度)
直線除了用“直線AB?”表示,還可以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直線l。
3.認識射線。
把線段一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射線。
出示教材第38頁下面的三幅圖片,說明手電筒、探照燈、焰火等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看作射線。
提問:射線有端點嗎?有幾個?能量出長度嗎?用字母怎樣表示?
(射線有一個端點,無限長,不能量出長度,可以用射線AB表示)
4.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明確他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總結歸納。
名稱
區(qū)別聯系
直線
沒有端點,無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線段只有一個端點,無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射線有兩個端點,有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5.認識角。
(1)我們認識過角,下面的圖形都是角。
(2)這些角有什么共同點?
一個點,兩條射線。
歸納: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
(3)怎樣表示一個角呢?
角通常用符號“∠”表示。(注意與小于號“<”區(qū)別)
記作:∠1記作:∠2
讀作:角1讀作:角2
(4)運用上面的知識,畫一個角,并寫上各部分的名稱,標上字母,用角的符號表示出角,讀一讀。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39頁上面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一說直線、射線、線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再獨立辨一辨,并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
2.教材第39頁下面的“做一做”。
數一數有幾個角。小組或同桌之間互相數,看誰數得又對又快。
3.教材“練習七”第1題。
先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怎樣畫?再動手畫一畫。
指名匯報:你發(fā)現了什么?
結論:經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角的度量》教案2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本節(jié)內容屬于平面幾何圖形范疇,是在學生認識角、會畫角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估計角的大小使學生體會統一度量角的單位的必要性;學會用量角器量角來比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確使用量角器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過程。
學情分析
1、結合以往教學經驗,學生在正確使用量角器的環(huán)節(jié)掌握不好,尤其對里圈、外圈兩個0°線混淆,導致角度寫錯。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對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學生可直觀比較角的大小,但要準確量出角的度數,學生對量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jié)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fā)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在量角時,沒有做到“兩重合,一對齊”(中心點與基點重合,0°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與刻度線對齊。)導致所量的'角的度數與實際度數出現錯誤。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認知目標: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3、能力目標:正確使用量角器,能用量角器,準確量出任意角的度數。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使用量角器。
難點:準確量出任意角的度數。
《角的度量》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滲透實踐出真知的思想意識.
2.認識1度的角,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3.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這一技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使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出示三個滑梯)玩過嗎?
生:玩過
師:大家都玩過!想玩哪個?
生1:第三個,這樣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個,我想滑的慢一些,我會害怕
師:觀察一下,這三個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師:哦,你的意思是說它們的角度不同?原來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們一般以2號滑梯為標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以2號滑梯所形成的角∠1為例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書)
二、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1.明確測量標準要統一,為“度”的出現作準備
師:∠1有多大呢?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學具來表示它的大小,老師為大家準備了∠1和一些學具,在1號學具袋中,請小組長打開,小組合作,借助學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學生動手測量
師:量完了嗎?誰能到前面來介紹你是怎樣量的?
生邊操作邊解說:角的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你們這個方法非常好,老師幫你把它記錄下來(板書:角頂點邊)
師:得到是結果是:3個(板書)
師:還有不同的測量結果嗎?
生:2個。
師:還有嗎?
生:1個
師:我們測量的都是∠1,但測量結果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呢?把你們的小角舉起來看一下
生:我們用來測量的角大小不一樣
師:也就是標準不統一,所以測量同一個角的結果不一樣,要想獲得統一的測量結果應該怎么辦?
生:用同樣大的.角來量
2、引出半圓
師:好主意!下面我們采用統一的標準角在小組內再來測量∠1的大小,這個統一的標準角就放在2號學具袋里,請小組長打開
生操作測量
師:哪個小組交流一下?說說你們小組測量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測量的?能邊操作邊解說嗎?
生:角的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哦,你在測量的過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書)角的頂點與量角工具的頂點對齊,角的一邊與量角工具的一邊對齊!謝謝你的交流!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鈍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幾個這樣的標準角嗎?誰到臺上量一量?
生邊操作: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我剛才注意到這個同學在測量這個角時,把這個半圓又展開了一部分,(問生)你為什么這么做?
生:三個小角不夠了
師:你真聰明!
師:我們再來測量一個角,大家看這是個什么角?(生:平角)誰來測量一下這個平角?
生邊操作: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你把這個半圓全展開了!數數你的測量結果
生:8個
師:操作非常規(guī)范,請回
師:我們剛才用統一的標準角測量了幾個角的大小,想一想,這幾位同學在測量每一個角的操作過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頂點對齊,一邊對齊
師展示:這些同學都把角的頂點對齊了半圓的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中心點(板書),我們剛才說了,測量時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點對齊?(生:頂點)
師:看來這個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師把這個工具搬到課件上,再用它來量一個角(課件展示,一銳角不能量)老師也注意到了角的頂點和量角工具的中心點對齊,角的一邊與量角工具的這條線對齊。用這個測量工具測量這個角,同學們覺得合適嗎?(不合適)怎么辦?小組討論一下
生:把半圓多折幾次
師:你的意思是說把半圓平均分的份數再多一些,對嗎?
3、引出并認識量角器
師:你的想法真好,已經非常接近科學家們的思想了!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科學家們已經發(fā)明了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記作1°(板書)我們來看0刻度線到1刻度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就是一個1°的角(課件演示)你還能再找一個1°的角嗎?
生1:1刻度線到2刻度線之間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線到101刻度線之間就是1°的角
師:你能找一個3°的角嗎?
生:0刻度線到3刻度線之間就是3°的角
師:誰到黑板上來寫一個3°?
生寫
師:你寫的真規(guī)范,請回
師:我們把0刻度所對應的這條線叫做0°刻度線,如果用量角器來測量角時猜測一下0°刻度線與角的哪一部分對齊?
生:角的一邊(板書)
師:我們來讀一下剛才那個角的度數。
生:39°
師:你是怎么讀的?根據角的哪一部分讀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條邊
師:好方法!老師幫你記錄下來(板書:另一邊度數)
師:再來嘗試一下(課件出示兩個角)
生讀數
師:在3號學具袋中就有一個量角器,請同學們打開,仔細觀察手中的量角器與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還有一圈數
師:哦,也就是量角器有兩圈數字,觀察手中量角器這兩圈數字有什么區(qū)別?(屏幕給出內刻度線)
生:內外圈數字相反
師:也就是說:外圈從左向右順時針數內圈從右向左逆時針數
師:多了一圈數字,也就多了一條0°刻度線,為了區(qū)分,我們把中心點左邊外圈所對應的這條0°刻度線叫做外0°刻度線,把中心點右邊內圈所對應的這條0°刻度線叫做內0°刻度線。
師:大家對量角器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讀出下面這幾個角的度數呢?請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師:你是怎樣讀數的?讀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邊對齊內0°刻度線,我讀的是內圈刻度
師:再來讀一個角
生:130°
師:這個鈍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師:請同學們總結一下,什么時候讀內圈刻度?什么時候讀外圈刻度?小組討論一下。
師:大部分小組已經有了自己的觀點,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邊對齊外0°刻度線就讀外圈刻度,角的一邊對齊內0°刻度線就讀內0°刻度線
師:同學們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借助量角器讀出角的度數!
5、用量角器測量角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呢?我們一起來測量一下吧!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在量角時注意到了什么?
生: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生邊說,課件邊出示)
師:想不想親自量一量?(想)請同學們用手中的量角器測量這張練習紙上的每一個角的度數并做好記錄(練習卡上有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開口不同,邊長不同)開始!
學生開始測量
師:都測量好了?誰來交流一下測量結果?
生:這個直角是90°,這個鈍角是130°,這個銳角是60°這個平角是180°,這個周角是360°
師:你能不能演示一下這個鈍角的測量過程
生:把量角器轉一下,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所以是130°
師:你能再演示一下這個周角的測量過程嗎?
生:轉半圈是180°,它轉了一圈就是兩個180°,也就是360°
師: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關系?
生:我發(fā)現一個周角等于兩個平角等于四個直角(師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師:謝謝你聰明的小伙子
師:回憶一下剛才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步驟?
生:頂點與中心點對齊,一邊與0°刻度線對齊,另一邊讀度數(師補充板書)
師總結:這位同學總結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測量角時,就應該注意到這幾點(指板書),也就是:中心對頂點,0線對一邊,他邊看度數,內外要分辨
7、畫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量角器除了量角還可以畫角呢!想試一下嗎?(想)請嘗試著用量角器畫一個40°的角
生嘗試畫角
師:誰上臺來交流一下?你能把你的畫角過程演示一遍,畫一個40°角嗎?
生:我先畫一個點,再畫一條線,在40°的地方點一個點,在連起來
師:操作非常規(guī)范
師: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畫角的過程(課件)
首先確定角的頂點,它與誰對齊?
接著確定角的其中一條邊,它與誰對齊?
然后確定角的另一條邊
最后把頂點與這一點相連,我們畫的這個角就是一個40°的角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積極動腦踴躍發(fā)言,出色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拓展訓練
師:最后有幾個問題需要在課下認真研究一下用這個壞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數?
《角的度量》教案4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進而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使學生經歷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學生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確讀、寫角的度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運用量角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測量的情況,區(qū)分內、外刻度,正確讀出每個角相應的度數。
課前準備:量角器、課件
課前活動:打炮游戲
介紹游戲規(guī)則,學生游戲。
思考:要準確擊中目標,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角的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課件出示一個角。看大屏幕,這是一個(角)。
。1)、仔細觀察,角怎么樣了?(從中變小,然后在變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和兩邊叉開的角度有關系)
引入課題: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關于角的一些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xù)研究角,好嗎?
2.直觀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直角、鈍角、銳角4個角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⒄J識量角器
這就是我們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請同學們獨立仔細觀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們看誰觀察的最仔細,觀察完后,把你觀察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匯報交流。找1~2名同學介紹
(3)、了解量角器的構造,揭示名稱。
課件出示:1度角的由來。
請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個小角組成的半圓圖形,這個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也是這18個小角共同的頂點,后來人們?yōu)榱烁_的量出每個角的.大小,又把半圓里的每一個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變成了10小小角,整個半圓就被平均分成了180個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樣。棵苊苈槁榈,突出顯示,這樣的一個小角就是1度,顯示兩個。在后來人們?yōu)榱耸顾啙嵑兔烙^,又進行改造,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課件出示量角器圖)。
。6)、加深認識。拿著量角器和你同桌說說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嘗試量角
師小結:在角的大小比較接近時,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確的比較出它們的大小。
2、教師演示
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2個角的測量方式,觀察一下這兩個角測量時有什么不一樣啊?
說明:測量時角的一邊,如果和內圈0刻度重合,我們讀刻度時就要從內圈數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們就要從外圈0刻度數起。
3、總結方法
同學們真的會量角了嗎?
課件出示: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凑l量的又準又快!
。1)、獨立測量。
。2)、集體訂正
2、坡度練習
課件出示:例1的兩個角。
。1)、請你估計一下,這兩個角一樣嗎?
。2)、量一量。請你量一下38頁上面的兩個角。
結論:角的大小和這兩條邊沒有關系,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系。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組成的,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的。
設計意圖:訓練設計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復、機械的量角活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注意誤差知識的介紹)學生通過活動可以加深對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學習的認識。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角的什么知識?(補充課題:角的度量)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找學生說。
課下延伸:這是一副三角板,請課后量出每塊三角板的每個角的讀數,然后加起來,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在關注知識技能目標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角的度量》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角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理解角的概念,學會角的表示方法、
(2)認識角的度量單位度、分、秒,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角度計算、
2、過程與方法
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學會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歷在現實情境中認識角的數學活動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增強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個角,會進行角度的換算是重點、
2、難點:角的表示、角度的換算是難點、
3、關鍵:學會觀察圖形是正確表示一個角的關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量角器、時鐘、四棱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觀察時鐘、四棱錐、
2、提出問題:
時鐘的時針與分針,棱錐相交的兩條棱,都給我們什么樣的平面圖形的形象?請把它畫出來、
學生活動:進行獨立思考、畫圖,然后觀看教師的演示過程、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演示角的形成過程:一條射線OA繞端點O旋轉到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圖形──角、
板書:角、
二、新授
1、角的概念、
(1)提出問題:
從上面活動過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學生回答:兩條射線、
(2)角的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公共端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是角的兩條邊、(如下圖)
2、角的表示、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137頁有關內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
教師活動:講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著重講解一個頂點有多個角的表示方法、
請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圖中的每個角、
學生活動:請一個學生板書練習,其余學生獨立練習、
教師活動:巡視學生練習情況,給予評價,對多數同學作出肯定評價、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138頁思考題,進行小組交流,獲得問題結論、
教師活動:參與學生交流,并用多媒體演示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并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評價、
答案:分別形成平角、周角、
3、角的度量、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8頁內容,講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換算、
板書:1周角=_____,1平角=_____,1=____,1=____、
學生活動:思考并完成上面的填空、
例:把一個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確到分)?
教師講解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139頁練習、
2、計算:(1)4839+6741
(2)90-781940
(3)2230 (4)176523、
此:此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過程中充分地進行小組交流以解決練習過程中的疑難,教師巡視過程中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以答疑解惑,并請學生板書后再講評、
3、想一想:時鐘在5點15分時,時鐘的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師生互動:觀察時鐘在5點15分時,時針與分針所處位置,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先從時針在分針轉動到15分時,分針轉過的角度與時針轉過的角度的關系,并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答案:76、5、
四、課堂小結
師生互動,完成本節(jié)課的小結:
1、什么是角?組成角的圖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個角?
2、本節(jié)課還復習了平面、周角?怎樣得到這兩種角?
3、角的度量單位是什么?它們是如何換算的?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144頁習題4、3第1、2、3、4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填空題、
1、如下左圖所示,把圖中用數學表示的角,改用大寫字母表示分別是________、
2、將上右圖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來,填入下表:
3 4
BCA ABC
3、( )=_____=_____6000=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
4、在鐘表上,1點30分時,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 )、
A、150 B、165 C、135 D、120
5、下列各角中,不可能是鈍角的角是( )、
A、 周角 B、 平角 C、 鈍角 D、 直角
三、解答題、
6、計算:
(1)5328+4732 (2)1750-327
(3)1524 (4)31425(精確到1)、
7、如下圖,分別確定四個城市相應鐘表上時針與分針所成角的度數、
8、想一想,做一做、
(1)用字母表示圖中的每個城市、
(2)請用字母在下圖分別表示以北京為中心的每兩個城市之間的夾角、
答案:
一、1、ADE,BDE,CED,B,AED
2、5 BCE BAC BAD
3、7、5 450 100 ( )
二、4、C 5、D
三、6、(1)101 (2)1423 (3)77 (4)62024
7、30,0,120,90 8、略
《角的度量》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2.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3.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ㄒ唬┙堑亩攘浚
1.繼續(xù)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圖片.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半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 °”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外圓刻度.
2.(1)繼續(xù)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繼續(xù)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繼續(xù)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úシ徘跋日埻瑢W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ǘ┙堑姆诸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疑總結.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ń堑亩攘亢头诸悾拷菚r要對齊頂點和0刻度線,如何確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五、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比誰猜的準
活動目的
學生在量角時往往出現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結合角的分類和估測能夠避免這一問題,依據先判斷角的種類.再估測角的大小,最后進行實際測量,不僅能避免錯誤,提高學生估測能力,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檢驗習慣.
活動方式
以小組為單位(兩、三人即可)進行比賽.
活動過程
1.輪流畫出一個任意角,先共同判斷屬于哪一類角.達成共識后,組員各自估測此角的度數大約是多少,然后組員共同用量角器測量其準確值.
2.比一比看誰的估測值與準確值最接近,五局三勝,選出組冠軍.
《角的度量》教案7
一、引入,產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個滑滑梯,角度不同)
師:想滑哪個?
生:第三個,因為刺激
生:第一個矮一些,最后一個最高
師:還有不同嗎?
生:角有不同
師:對,這些角有大有小
2、
師: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適呢?我們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師:會量的舉手
嘗試: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多大。
獨立嘗試——生演示
。ǚ椒ú皇呛軠蚀_)
二、認識量角器
1、師:我們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這個量角器,這么復雜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兩圈數字到底看哪圈數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圓圓的。
師:還有其它問題嗎?(學生思考)雖然沒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為什么左邊是外圈大,右邊是內圈大。
2、師:我們來討論第二個同學的問題,量用器是用來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嗎?
生:不是,因為那里雖然有一條是直的.,但另外一條是彎的
師:角是兩條射線……
生2:這里是一個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師:同意嗎?那么這個角的頂點在哪兒?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達。
生:中心
師:對,這個點我們就叫量角器的中心,這一條邊是0,我們就叫他0度刻度線。另外一條呢(90度刻度線)
3、師:90度還有個簡單的寫法——900。簡潔,來寫一寫
師:在紙量角器上畫出一個90度的角。想一想,頂點的哪里?畫長畫短有關系嗎?
4、師:在第二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60度的角。盡可能與同學畫得不一樣。
。ㄕ故緝蓚作品——左右兩邊的角)
師: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樣
生1:位置不一樣
生2:邊畫的地方不同。
生3:邊長不同
生4:兩條邊所夾的角的方向不同。
師:對,也就是開口方向不同。我們還發(fā)現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個是內圈是60度。
現在你們知道內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嗎?
生:左邊就是內圈,右邊就讀外圈。
師:說得直好,其實我們也可以不用去記左邊右邊,這里有一條0刻度線。我們知道0就是……對,就是表示開始,我們只要記住從0這里開始了。
5、師:在第三個紙量角器上畫上一度的角。
師:太難了是嗎?這里有沒有標出1度呢?其實從邊開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
師:能找到多少個1度多的角?
對,全世界都規(guī)定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度。
感覺到1度的角很小很小對吧?
6、師:在第四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157度的角。
展示作品。
作品1:正確(簡評)
作品2:(畫了一個23度的角)
生1:這個角接近140,不是接近160。
生2:應該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而他從180度開始畫了。
7、有收獲嗎?有些問題是不是解決了?
三、運用量角器。
1、觀察剛才畫的四個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頂點相同,還有一條相同的橫線。
生2:都是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起。
2、你從量角器中能看到什么?
生1:看到180個1度的角。
生2:有18個10度的角。
生3:有14個藍色的數字。
生4:360個5刻度的角(師:可能要琢磨琢磨這句話)
生5:看到了兩個直角。
師:我們已經有一雙數學的眼睛,有些同學畫了就看到,不畫就看不到,相當于穿馬夾就認識不穿就不認識。
3、師:量一量角2是80度還是100度?
生:同桌交流量法。
反饋:
生:要對準頂點,對準0刻度線。
師:那這個有什么問題嗎?(沒對準一點)
。ㄑ菔緦W生在認真校正)——這個過程的記憶
師:那誰能說說量角的過程了呢?
生:先對準頂點……
生2:我有補充,應該看另一條邊有多少度。
師:其實就是把量角器上角和要量的角重合在一起。
四、練習。
4、師:看看角3,比一比和角2一樣大嗎?去量一量
生:一樣大
師:我們又證明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量一量角4(鈍角)角5角6(開口方向不一樣)。
教師用簡筆畫畫出足球門
拓展交流:
德國足球博物館放著量角器,說明射門角度的精準
風箏高度怎么量
8度學習9度吃飯11度沙發(fā)滑梯40~56度24分。
《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量角器,正確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與角的邊長短沒有關系,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角的度量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正確理解什么情況下讀內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學工具:白板課件、白板內的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ㄒ唬、復習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角,回憶一下什么叫做角?
生:一個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追問,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頂點)這兩條射線就是這個角的什么?(邊)
。ǘ、白板出示兩個角。
師:請同學們猜猜這兩個角哪個角大?
生:2比1大.
生:1比2大。
師:剛才同學們的猜測只是憑眼睛看,能不能想辦法驗證一下呢?
生:利用活動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兩個角重合比一比。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們就用兩個角重合比一比。
。◤娬{,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其中一條邊也重合,觀察,哪個角大?)
生:兩個角的頂點重合,其中一條邊也重合,2的另一條邊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師:2比1大多少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引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
[設計意圖: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動1與2重合,一目了然比較出2大。思起于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將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2比1大多少呢?拋給學生,由于無法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課
。ㄒ唬、認識量角器
。1)白板工具欄中選取出量角器。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觀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說一說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生:量角器上有我發(fā)現量角器上的有兩行數,這些數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行從左往右,一行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度。
生: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
生:量角器上還有一個中心點。
。3)白板工具欄中選取出熒光筆邊畫邊補充并小結歸納。
小結: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量角器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上標一個數。圓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外圓刻度(順時針方向)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內圓刻度(逆時針方向)也是從0度開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追問: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字想一想把量角器平均分成多少份?
生:平均分成180份.
師: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一度,(從白板工具欄中取出筆在白板中的量角器上邊說邊畫1角)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計作1(板書)。
追問:5份所對的角是幾度?10份呢?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白板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為學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鋪墊。】
。ǘ、會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
1、在準備好的紙量角器上找出內圈刻度150的角和外圈刻度
100的角
2、說一說量角器上的這幾個角各是幾度?(白板出示指名讀出度數)
。ㄈ、量角
引入:同學們對量角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會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了,我們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呢?請看演示。(示范量角的過程)
【設計意圖:利用白板功能,很直觀地拖動量角器演示量角的過程。注重由扶到放,層層遞進,很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1、同桌交流討論量角的步驟。
2、指名上白板操作量角(邊操作邊說一說量角的步驟)。
生1: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指的刻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生2:要分清內圈刻度和外圈刻度,角的一條邊如果和量角器的內圈刻度重合,角的'另外一條邊所指的刻度就要讀內圈的刻度。
【此環(huán)操作活動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來,提高了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做中學、邊練邊學的特點。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我發(fā)現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與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師小結量角的步驟。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為了方便記憶老師把你們的方法歸納成一首兒歌:中心對頂點,零線壓一邊,它邊看度數,內外要分辨。(板書)
【數學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覺得數學知識枯燥乏味、抽象性強,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解決數學學科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之間的矛盾,巧妙編制一些數學兒歌,能很好地突破這個難題。因為兒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讀起來又朗朗上口,讓他們備感親切、生動,所以易學、易記!
4、利用兒歌練習量一量角。
師:下面我們一起讀兒歌,根據兒歌量一量角。
。ò装宄鍪疽粋角)
5、(解決質疑問題)角2比角1大多少呢?
師:我們已經學會量角了,你們會不會利用今天學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1=402=50 所以2比1大10
。ㄋ模⒀芯拷堑拇笮∨c邊長的關系
師:同學們都積極動手、動腦研究問題,現在老師還要考考你們的眼力,看你們能發(fā)現什么?
利用白板的功能直觀且形象演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沒關系,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系。
【設計意圖:利用白板的功能直觀且形象演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探索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師生交流取得共識。力求使數學知識化、情趣化,讓學生體驗快樂數學、實用數學。教師始終扮演學生學習活動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體現出了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中的角我們能不能用今天的知識量出它們的大小呢?
引導學生量一量鐘面上2時整,時針與分針的夾角是多少度?
四、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
角 的 度 量
度 1
中 心 對 頂 點,
零 線 壓 一 邊,
它 邊 看 度 數,
內 外 要 分 辨。
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是四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也是為后面利用量角器畫角作準備的。根據本班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1)認識量角器;(2)會讀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數;(3)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4)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學生剛剛接觸這內容,比較抽象,對量角器的認識不夠深入,部分學生量角器內外圈的讀數會混淆,而且學生在量角的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比較多。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了白板強大的功能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利用白板,促進了課堂教學中的操作性
角的度量比較抽象,傳統的多媒體課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課件在演示過程中學生無法參與,因為課件的內容無法更改。電子白板可隨意放大縮小、拖動、復制、粘貼、即寫、即畫、即擦等多種教學功能,不僅讓學生的目光始終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有助于我們的教學變得易操作,可觀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知識。
在這節(jié)課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去,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白板,提高了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
以往的課堂,因為受所用媒體的限制,有些環(huán)節(jié)中的互動性受到了很大的約束。而現在有了電子白板的引進,學生有很多操作活動可以在白板上清楚地展示出來,提高了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如讓學生用量角器量角,學生親自到白板上操作等。這樣的教學帶給了老師與學生之間更多的互動機會。
三、利用白板,增強了課堂教學中的直觀性
電子白板的介入,讓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很多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直觀,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實際觀察操作驗證而得出的結論。有助于學生在學習角的度量過程中得到更深刻透徹的理解。
總之,在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中,應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效果很好。特別是白板中的量角器可以旋轉、拖拉、縮放、復制、粘貼等強大的處理功能,讓學生親自操作,彌補了很多課件交互性較差的缺陷。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致力啟發(fā)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中,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
《角的度量》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激發(fā)認識角的測量工具和講師單位的愿望,進而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講師單位,學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讓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一個120度的角,與同桌說說你對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這個角有多大嗎?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這個角有多大嗎?
3.學生測量:學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練習紙上120度的角。
4.反饋交流:你是怎樣量的?結果怎樣?學生邊操作邊交流各種不同的量法和結果。
5.設疑:為什么這幾位同學量得的結果不同叫經?由此,你想到什么?
談話: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嗎?
二、觀察交流,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
1.觀察:學生取出量角器觀察,和同桌相互說一說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上邊有什么?
2.匯報交流:誰來談談你的收獲?結合學生回答,啟發(fā)認識: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讓學生說,教師作總結。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認識量角器的構造------中心、內外刻度線等。
讓學生再次觀察量角器,說看到了什么。
學生觀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點是量角器的中心點。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師或學生示范找與學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從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線。
(2)在量角器上,從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線。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說刻度,一位找后由對方說找的對不對。
三、主動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組織探究。
出示書上量角的圖示,談話:你能照樣子用量角器量出課本上的那個角的度數嗎?與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匯報交流。
學生嘗試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樣量角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量角時的正確做法。
3.鞏固操作。
(1)學生量練習紙上的∠1,并在小組中說一說是怎樣量的。
指名匯報。
(2)學生量練習紙上的∠2,并指名上臺操作演示。
提問:誰能給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強調: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即“兩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
學生自主測量后相互校正,針對出現的錯誤,強調“兩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其實關于角的知識還有許多,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量角后填空。
(2)提問:每塊三角尺上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設: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和都是180度。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猜一猜:三個角的大小一樣嗎?
(2)量一量:三個角各是多少度?
(3)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4.布置作業(yè)。
畫幾個三角形,量出每個角的度數,算一算三個角的和是多少?
《角的度量》教案10
學習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課前準備:
量角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圖片∠A∠B,讓學生比較大小
2、、指名說說你是怎么比的:觀察法、重合法
3、自學課文,并動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別度量
∠A∠B的大小。
4、想一想
認識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角的單位“度”,用“!北硎
二、合作探究,認識量角器
。、認一認
(1)觀察量角器你發(fā)現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組交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
(2)看書自學剛才沒發(fā)現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線)
(3)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以及量角器上的數字的意思
(4)說說
1、和平角、
2、試一試,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數
(1)自學試一試,說說∠A∠B各是幾度,是怎么量的
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
第一步: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
第二步: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分清是內圈的零刻度線還是外圈的零刻度線)
第三步:從(內或外)零刻度線開始,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
(2)量一量練一練的第二題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練一練
。、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數
。、誰說得正確?(練一練1)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來判斷對還是錯呢?可先估計是銳角(小于90度)還是鈍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練一練2的∠3∠4
。、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個角的度數。
5、你學會了什么?怎么來量出一個角的度數?得出度量的方法:點對點,邊對邊,讀準度數。
四、數學游戲、
。、讀懂游戲規(guī)
。病⑼辣荣
《角的度量》教案11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總結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
2、經歷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感受量角的意義。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領,知道量角器的構造原理及特點
學情與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角的度量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張練習紙,量角工具(單個小角和半圓工具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發(fā)度量的需求
1、教師出示活動角,引導學生演示將角變大、變小。
師:你們還記得這位老朋友嗎?
生:活動角。
師:誰能將這個角變大或變小。(生按老師的要求變大或變小。)
師:看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兩邊叉開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兩邊叉開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師在黑板上畫兩個角,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它們的大小。
師: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兩個角。哪個角大?
生:∠1大。
師:眼力不錯,老師不光想知道哪個角大,還想知道具體大出的部分。有辦法解決嗎?
生:用活動角量一量。
3、用活動角量角。
師:那就用你的活動角比一比。(學生各自操作)誰到黑板上來比一比。
師:注意觀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動角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時要注意什么?(突出頂點重合、邊重合)
生:活動角的頂點要和量的角的頂點對齊,一條邊要和量的角的一邊重合,然后固定好,照這樣再量另一個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時候要注意頂點對齊,一邊重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激活了舊知—復習角的大小的含義,喚醒學生對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關注,為用單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鋪墊;復習用活動角比較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時注意“點對點,邊對邊",這實際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雛形,因此需要重點關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產生的歷程。
1、用同樣大的小角(10°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激發(fā)學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兩個角的大小
師:老師還想知道∠1比∠2大了多少個這樣的小角,你能利用這些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嗎?(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組合作,度量兩角的大小。(教師深入小組指導,一個小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饋:度量的方法。
師: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好嗎。那個角大,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個這樣的小角。
師:你們是怎樣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頂點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頂點重合,擺放第一個小角時,一條邊要與被量的角的一邊重合。挨著往上擺。
小結:度量的時候將每個小角的頂點和要量的角的頂點對齊,擺的第一個小角的一邊要和要量的角的一邊重合,挨個往上擺,這樣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幾個這樣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與∠2大小的優(yōu)點。
師: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這兩個角的優(yōu)點是什么?
生:能知道∠1比∠2大了1個小角。
小結:用同樣大小的小角度量這兩個角不僅可以量出兩個角的大小,而且還可以知道∠1比∠2大了幾個這樣的小角,解決的數學問題更加多了。
師: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去度量一個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覺?
生:太麻煩了。
師:你能想個辦法改進一下,量的時候擺一次就能量出一個較大的角里含有幾個這樣的小角嗎?
生:把這些小角用膠帶紙粘起來。
師:這個辦法可以嗎?是個會創(chuàng)造的孩子。
2、把單位小角拼成半圓,構造最簡單的量角工具。
師:按照你們的創(chuàng)意,我們就把這10個同樣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會形成這樣的量角工具。(課件演示粘成的半圓量角工具)
師:這樣的量角工具,這些小角的頂點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圓的中間。
師:數一數,半圓中一共有多少個這樣的小角?
生:10個。
[設計意圖:量角器的本質是單位角的集合,讓學生悟出用小角測量的可行性與操作要點,為學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堅實的基礎。比較用小角量角的優(yōu)點與不足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考,改進工具。根據學生“把小角拼起來”的創(chuàng)意,及時演示拼成的半圓工具,其實這就是一個簡易的量角器。凸顯了量角器的本質—單位角的集合。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條了。量角就成了“用單位小角測量角的大小”,學生的思考就有了源頭,學習就成了有意義的學習,而不是簡單機械的記憶和重復。這種簡易量角器的形成是學生探索量角工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以后只需要把這種工具加以改良優(yōu)化就變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圓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師:會用它來量角嗎?那我們就用它量幾個角好嗎?(課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 )個小角,∠2里有( 12)個小角。
師:說一說是怎么量的。
生:半圓工具中間的點要和度量的角的頂點對齊,半圓的直邊要和角的一邊重合,然后數度量的角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小角。
師:所有小角的頂點集中到中間的一點,找準它是量角的關鍵。我們再來量一下這個角吧。
(課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兩個小角多一點,
師:生活中經常需要知道多出來的角究竟有多少個同樣大小的小小角,看來我們創(chuàng)造的工具還需要改進,你有辦法改進嗎?
生:把每個小角再平均分成幾個更小的角。
[設計意圖:學生用“簡易量角器”測量了三個角的大小!昂喴琢拷瞧鳌迸c“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線條稀便于數、無刻度只能數、無缺省可以數的三個特點,正因為有此三個特點,所以用“簡易量角器"學習量角就有了非常大的優(yōu)勢,一是方法容易學會,二是能夠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質,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難點。同時生成問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進一步經歷量角器產生的過程,了解量角器的構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進量角工具
(1)細分半圓工具。
師:為了更加精確地量出角的大小,我們把每個小角再平均分成10個更小的角。(課件演示平均分的過程)這樣,就把這個半圓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個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個。
(2)認識1度的角
師:每個這樣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單位“度”。(課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幫助學生建立1度角的空間觀念)。讀作:1度
(3)認識幾度的角。(
師:觀察這個量角工具(課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誰能找準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并能說出具體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數,再1度1度地數。
2、認識內、外刻度線
(1)出示22度的角。
師:量一量這個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數,再1度1度地數,這個角里有2個10度和2個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師:這個角又是多少度?你會測量嗎?
生:130度。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測量好后,10度10度地數出來的。
師:每測量一次角,我們就從始邊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數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點麻煩。
師:能不能改進一下,讓我們一看終邊就能很快知道測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從始邊起10、20、30、、、、、、標上數,這樣就能很快看出是幾度。
師:這個辦法好(課件出示內圈刻度線),我們再量一個角體驗一下(練習紙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師:這個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師:究竟是多少度,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下,這個角的開口方向在那邊,從哪兒數起,這個角應該是多少度?
生:50度。
師:看來,量角工具上標一圈數,我們測量開口方向不同的角時很容易混淆。這個缺陷能不能改進改進。
生:從這邊起再標一圈數。
師:那我們就來實踐實踐(課件出示外圈刻度線)量∠6體驗體驗,好不好使。
4、認識量角器。
(1)課件上認識量角器
師:通過努力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結合課件邊演示邊介紹)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稱的。內圈的數叫做內圈刻度;外圈的數叫外圈刻度;這些長長短短的小線是刻度線,它們聚在的這一點叫中心點;0所對的刻度線叫做0度刻度線。 (2)認識手中的量角器。
師: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認一認。 (3)認識量角器教具。
師:誰來把這個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介紹給大家。
[設計意圖:用真實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感悟出必須加兩圈刻度,體會兩圈刻度線設計的科學性,至此一個完整的量角器已經形成。引導學生完整認識量角器,為使用量角器準確量角奠定了基礎。]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領
1、讀角的度數專項練習(130°和45°)。
(1)重點練習讀角的度數時讀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
(2)體會在量角過程中應該怎樣正確擺放量角器。
2、學生嘗試量角,師生共同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
(1)學生獨立量角。
(2)小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師完成板書(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經歷了量角器形成的探究過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個1度的單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質特征。從開始探究到創(chuàng)造出量角器,學生經歷了多次量角,學生獨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將量角和總結量角的方法放給學生完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總結數學活動經驗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獨立量角(
(1)量兩條邊較短的(85°)角。
師:量這個角,有的學生又遇到了問題,誰能幫幫他?
生:先延長兩條邊后,再量。因為角的大小不會改變。
(2)出現誤差后的應對策略:
師:同樣大小的角,怎么會量出84°、85°、86°三個不同的結果呢。想一想,問題出在哪里?
生:出現了“誤差”。
師:看來盡管我們會量角了,但在量的過程中還會有小小的誤差。但有些時候必須把誤差降到最低最低,我們來看畫面。(課件演示“神七”發(fā)射成功的情境畫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讀)“角度在火箭在發(fā)射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點點誤差!)
師:看到這里,你受到哪些啟示?
生:量角的時候,要認真,盡量減少“誤差"。
[設計意圖:學生測量時產生”誤差“是很正常的,教師要正確的面對學生的誤差。借助神舟七號發(fā)射成功的圖片及文字表述,讓學生體會到盡力降低誤差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
《角的度量》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场Ⅲw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引發(fā)知識沖突,引出“度”
第一次情境引入
小丸子和花輪同學各畫了一個角,爭論誰畫的角大?你們能幫著想個辦法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并喜愛的人物,吸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如重疊、剪、利用三角板或活動角等)直觀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
第二次情境引入
出示挖掘機工作時的情境。
談話:挖掘機的“長臂”組成的角都不一樣,挖掘機的高度和“長臂”的的長度都可以用尺量,用米等長度單位來表示,那么用什么度量角?用什么單位表示角的大小呢?
【設計意圖】挖掘機工作時的情境,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學生已經熟悉,但對想知道角的具體大小,如何測量,學生無從說出,這就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并感覺到度量的必要性,促使學生產生積極探究未知的心理傾向,從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求知欲的基礎上,明確學習內容和目標。
二、合作探究 學習新知
1、認識度量單位
分小組討論、匯報。
談話:大家說得對不對?下面聽小電腦博士的介紹。
。牻榻B,課件演示)
認識10 角:(多媒體) 出示一個圓,分成360份,然后分為二個半圓,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在不同位置著色閃動。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單位,通常我們用10 表示1度。
。襟w展示 10 100 200 900 角。問: 100 由幾個10 組成?如果一個角由90個10 組成是幾度的角)
為了方便,又從左邊開始標數字。演示10 100 200 900 角。
板書: 10 =1度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讓學生能夠形象地理解度,建立起1度角的概念、大小。在引基礎上學生可以很快地說出100 200 900角。通過左右兩邊不同顏色的刻度,初步建立內、外刻度線的`概念。知道可以從左右兩邊看,關鍵找0度。
2、認識量角器
談話:剛才我們已經把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就得到這樣的一個圓形,請同學們想一想,它和那個學習用品比較像-------量角器
(1)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對量角器的認識。
(2)學生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3)說說你的發(fā)現,有疑問也可以小組討論解決。
。4)小結(課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①半圓的圓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趦葓A的數字稱為內刻度線, 外圓的數字稱為外刻度線。
、 以右邊的00 為起點,起點處的00 這條刻度線是內刻度00 的刻度線。
同桌相互操練。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相互操作,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充分認識了量角器,為下面的度量打好基礎。
3、角的度量
出示60度角。那么怎樣來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學嘗試。
A、邊自學書上第35頁上半部分的內容,邊自己也學著量一量。
B、量的時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驟是怎樣的?
C、最后把量角過程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如果你有疑問,也可以在小組中提出,大家一起來解決。
。2)指名匯報,教師演示。
。3)提醒注意:由于量角器有兩圈刻度,讀刻度時,要根據測量角的方向選擇合適的刻度。
。4)點撥。編兒歌
板書:量角的步驟
點對點
邊對邊
找零度
認刻度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量角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再次放手讓學生先自學,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行探索并歸納出度量角度的步驟,并學會抓住關鍵字眼,編兒歌,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量角的方法。
4、角的分類及各種角間的關系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數,你有什么發(fā)現?(讓學生直接在書上量,并填在書上)
。2)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全班反饋總結。
板書: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 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銳角<90度
90度<鈍角<180度
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你喜歡這些角嗎?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把它們畫出來,再用量角器驗證。(展示生畫的角)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的邏輯聯系,通過角的度量對角進行分類,這樣使學生既鞏固了角的度量方法,又對角的分類及各種角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為后面學習三角形的分類打下基礎。
5、畫角
談話:給你一個角的度數,你能畫出來嗎?
。1) 嘗試畫一個40度的角。
。2) 小組內交流畫法。
。3) 總結畫角的方法,課件演示。
。4) 再練習畫幾個角。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總結
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何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談收獲,系統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合知識背景出發(fā),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yōu)勢新奇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一方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時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從而處于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tài),引起強烈的探索欲望。這樣就把枯燥的知識變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發(fā)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度的概念非常抽象,以往教師指著量角器比劃,學生聽的無趣,聽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而通過課件演示:古希波來人認為一年360天,所以把一個圓,分成360 份,然后分為二個半圓,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學生聽得入神。動畫演示,并在不同位置著色閃動。這樣既使“度” 的概念形象化,而且分解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難點。
《角的度量》教案13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
●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
1. 認識量角器,學會使用量角器量角。
2. 知道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叉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所畫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儀,教學量角器,三角板,大小相等小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角的組成)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那么你知道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
生: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師:嗯,說的真好,那么你會判斷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嗎? 生:能。
師:那么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
生:第二個,第四個和第六個是角。
師:同意嗎?
生們:同意。
師:那么哪些不是角呢?
生:第一個,第三個和第五個。
師:哦,這些都不是角。所以我們在判斷圖形是不是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它有沒有頂點,有沒有兩條直直的邊。好,那么,請同學們繼續(xù)看,這也是一個? 生:角。
師:好,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變小了。
師:那么這時候呢?
生:變大了。
師:那么,同學們,這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
生:兩條邊岔開的角度有關系。
師:對,一個角的大小跟這個角兩條邊岔開的角度有關系。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一些角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呢,我們一起來繼續(xù)研究角的知識好不好? 生:好。(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如何能夠精確的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角,請你告訴我,這兩個角哪個大?
生:角1那個大(角2那個大;一樣大)【也可能回答的一樣,都是角2那個大,這時候問他,大多少呢?】
師:哦,同學們通過肉眼觀察,這兩個角,覺得角1這個大一點,又好像角2那個大一點。到底哪一個大呢。我們有沒有什么方法來比較比較呢?
生:重合。(用量角器,師:哦,你知道用量角器來量,很好,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1) 引入第一種方法:活動角(能夠比較出大小,但不精確)
師:老師這兒呢,有一些材料可以幫助我們一下,請同學們看一看。這是一個活動角。這個活動角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那個比較大的角,怎么找呢?請一位同學上來嘗試一下。 生上臺嘗試。得出角2大。
2)引入第二種方法:小角拼湊法(能夠較為精確的比較出大小,大多少)
師:恩,有了活動角的幫助,我們很容易就判斷出了角2大,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工具,是一些小角,有沒有哪個孩子想到辦法用這些小角來量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呢?我請三個孩子共同上來完成這個過程。
生上臺演示。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擺法嗎?
生:同意。
師:那么,同學們在擺的過程中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生:小角的頂點要對其大角的頂點。最下面的小角的邊要對其大角的邊。
師:恩,很好,通過這個方式我們也得出了哪個角大?
生:角2大。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角1用了三個小角,角2用了四個小角。
師:角2比角1?
生:多了一個角。
師:通過用小角我們不僅比出了大小,而且我們比的更精確了,知道了大多少。 生:對。
師:哦,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那么我們再用這些小角來試一試好不好,謝老師隨便畫一個角。
3)給出任意角,發(fā)現小角的方式的局限,引入量角器
師在黑板上作圖,隨意畫一個角。
師:好,現在我想知道這個角和角2哪個大?你們能不能用小角來嘗試一下?
請三個同學上臺演示一下。
師:好,結果出來了嗎?
生:出來了。
師:哪個大。
生:角3
師:那么謝老師要問了,大多少呢?
生:大一點點。
師:大一個小角?
生:不是。
師:那怎么辦?好像我們的小角太大了。怎么辦呢?怎樣我們才能精確的量出大多少呢? 生:那我們就把角做得再小一點。
4)介紹量角器(中心點,外圈刻度,外圈零刻度線,內圈刻度,內圈零刻度線)以及角的計量單位,角度的讀法及寫法。
師:為了要把角量得更精確,古人就發(fā)明了一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的工具,那就是量角器。這個量角器,同學們看,這個量角器是個什么形狀的?
生:半圓形的。
師:對,古人把這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份都是一個很小的角,所以量角器其實就是由一個一個很小的角組成的,每一個小角的度數是:1度。記作:1。計量角的單位叫做:度,用一個小圓圈表示。我們一起來用手比畫一下1度。那么十個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多少?
生:10度。10度應該怎么寫呢?先寫一個?
生:十。再在右上角上畫一個小圈。
師:請同學們嘗試比畫一下,請注意小圓圈要畫在右上角。那么60個這樣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
生:60度。
師: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寫。90個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
生:90度。
師:好,我們繼續(xù)觀察所有的小角的頂點都匯集在一點上,這兒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一下,還有什么特點?這個量角器有兩圈?
生:數字。
師:是兩圈刻度。這兩圈刻度有什么特點呢?
生: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
師:外圈的零度在哪兒?
生:這兒。
師:很好,這個零度所在的這條線叫外圈零刻度線。那么根據這個外圈零刻度線,那么內圈零度所在的線叫什么呢?
生:內圈零刻度線。
師:內圈零刻度線在哪兒呢?你能在你的量角器上找到嗎?
生:能。
師:好,請你找一找。然后指給我看一看。很好,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量角器的知識,你能不能指著自己的.量角器告訴你的同桌量角器上的每一部分呢?
生與同桌交流。
4)引導學生看書并勾出重點。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翻到第37頁,在37頁的中間有一段話很重要,請同學們用筆把這段話勾起來,“角的計量單位是~~~~~~~~~~~”
5)量角器的使用
師:很好,我們認識了度量角的工具,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應用這個量角器來量角呢?首先請同學們拿出量角器,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首先,將量角器的中心對準角的頂點,角的一邊對準量角器的零刻度線,仔細看,我們要數它的度數,應該從180度數起還是從0度數起?
生:0度。
師:好,這里的零度在外圈上還是在內圈上?
生:內圈上。
師:那么我們就要沿著內圈數。10度,20度,30度~~~~~~~~~~另一條邊落在了哪一條刻度線上了呢?
生:60度。
師:所以這個角的度數就是?
生:60度。
師:很好,我們再來回憶并嘗試一下這個過程,首先將~~~~~~~~~~~~~~~~~~~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步驟很重要?
生:中心點對頂點。一條邊要對齊零刻度線?礈0度在哪兒。
3.生嘗試應用量角器并總結
師:很好,那么孩子們想不想自己試試呢?
生:想。
師:好,就請同學們同桌一起嘗試一下角2的度量,開始。
生同桌嘗試。
師:好,量出來了嗎?
生:量出來了。
師:你是怎么量的?老師想請一對同桌上講臺上來試一試,請一個同學做,一個同學說。 生:我們是這樣量的~~~~~~~~~~~~~~~~~~~~~~~~~
師:同意他們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還有沒有想上來嘗試一下的呢?
生同桌2上臺嘗試。
生:我們是這樣量的~~~~~~~~~~~~~~~~~
師:他們量的好不好啊。
生:好。
師:你們是這樣量的嗎?
生:是的。
師:很好。謝老師總結了一下這個步驟,其實呀,就六個字:兩重合,一看準。什么兩重合呢,就是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看準就是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六個字。
生們:兩重合,一看準。
師:請你告訴你的同桌,這兩重合,一看準是什么意思。
生同桌互相解釋。
4.生實踐應用量角器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學習的知識嘗試量一量38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請你們量出,角1,角2,角3,角4,角5的度數分別是多少?
生嘗試。
板書設計:
。裕
教學反思:
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以及測量的步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測量角的步驟和方法,通過對角的測量,同時總結出角的大小的規(guī)律,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岔開的大小,岔開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角的度量》教案14
【教學內容】教材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加深對角的意義的理解。
。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畫角和量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操作的良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2)通過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靈活、正確地測量各種不同位置的角。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認識量角器,能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為此,教材提出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認識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第二個問題是用量角器找角、畫角;第三個問題是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四個問題是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用具】
班班通課件、量角器、三角板、牙簽。
【教學過程】
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角的相關知識,下面和老師一起來復習吧!
。ㄒ唬┙堑母拍詈透鞑糠值拿Q
1.提問:(1)怎樣的圖形叫做角?黑板上畫1個角。(2)說一說角各部分的名稱。書寫:邊、頂點、邊。并演示延長。
。A設: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角的兩邊都是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教師用直線筆延長演示,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無限延伸的含義。)
2.出示幾個角。
(1)讓學生把這些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它們排隊。(見班班通課件)
。2)教師繼續(xù)追問:“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嗎?”
3.揭示課題
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二))
。ㄔO計意圖:“思起于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讓學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稱之后,將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嗎?”拋給學生,由于無法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一下激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ǘ┨骄啃轮
揭示課題后,教師順勢提出,要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1)目測:用某個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
。2)用量角器。板書“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
。1)課件出示量角器。學生觀察黑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讓部分學生嘗試說一說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稱。
。3)教師小結歸納(課件出示)。
。4)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5)師結合學生討論并出示課件(建立1度的觀念)
(6)認識幾度。讓學生量角器上找出50度、140度的角,并分別在上面的圖上畫出來。后請一學生在黑板上指出。(出示課件)
。ㄔO計意圖:在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認識。在讓學生認識1度的角時,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緊接著讓學生找角,建立使用量角器的表象。)
2.量角。
(1)課件上出示書本上的∠1,提問:你能讀出這個角的度數嗎?該怎么辦呢?
讓學生嘗試度量書本26頁的∠1,并標上度數。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以下幾種錯誤類型的同學,但不急于糾正。
①錯誤類型一: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有重合。②錯誤類型二:零刻度線與角的邊沒對齊。③錯誤類型三:內外圈讀數反了。
。2)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自己度量角的具體步驟。
。3)請學生說一說量角的.方法和步驟。讓剛才巡視中注意發(fā)現有錯誤的同學先匯報,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說說怎樣才能避免以上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4)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小結學生的量角的步驟:課件展示。
。5)教師一邊演示量角,一邊讓學生對著課本上的∠1,跟老師一起用量角器度量。
。6)課件展示歌謠:(齊讀)
。7)學生自主度量26頁的∠2,同時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師再次點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3.擺角。(每人提供兩根牙簽)
。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簽擺角:一人板演,在課桌上擺相應角。
、贁[一個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說說怎么擺的?
、跀[一個直角。
、蹟[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擺1度的角、90度的角,幫助學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擺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學生正確判斷所擺的角的度數是讀內圈,還是外圈,從而解決量角時讀數的難點。最后讓學生脫離量角器,在桌子上擺角,培養(yǎng)學生對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4、畫角:怎么畫一個60度的角呢?
(1)學生自主用量角器畫一畫;
。2)師出示課件(邊回放邊強調)。
5、鞏固環(huán)節(jié)。(結合教材第27頁練一練第1-5題)
。1)在量角器上找出70度、130度的角,分別在右面的圖上畫出來。
。2)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每個角各是多少度。
。3)用先估一估下圖中各角的度數,然后量一量,你估得準嗎?
。4)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6、小節(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學會了什么呢?
7、作業(yè):完成第27頁第6題,數一數一共能拼出多少個角。
板書:
1、認識量角器;
2、在量角器上找角;
3、量角;
4、拼角;
5、畫角;
《角的度量》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用量角器測一個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畫出30°,45°,60°,90°等特殊角及用量角器畫出一個給定度數的角,會用尺規(guī)作圖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熟悉并理解畫法語言.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本節(jié)課的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測量角的大小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歷本節(jié)課的數學活動過程,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不同方法間的差異,能夠在測量畫圖等操作活動過程中發(fā)揮主動作用.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會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2.難點: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3.關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畫圖的數學活動過程,才能熟練掌握畫圖步驟.
教具準備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多媒體設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一個五角星的圖案,請學生觀察圖形.(如右圖)
2.提出問題:
你知道五角星的五個角是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二、新授
學生活動:在小組中交流測量角的大小方法,可借助三角板估計角的度數,或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教師活動:巡視收集學生測量的方法,并請學生說明不同方法得出的結論有何不同,對學生的活動過程給予積極評價.
結論:每個角均為36°.
1.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1)提出問題:
你能用量角器畫一個角等于36°嗎?能畫一個角等于108°嗎?
學生活動:兩個學生板書演示畫圖過程,其余同學獨立完成.
教師活動:巡視并指導學生畫圖.
(2)提出問題:
你能用三角板畫出30°,45°,60°,90°等特殊角嗎?
學生活動:動手畫圖.
教師活動:指導個別學生畫圖,評價學生的.畫圖結果.
2.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探究:已知∠AOB,畫一個角等于這個角.
學生活動:先進行獨立思考,閱讀課本第139頁探究內容,動手畫圖,小組交流解決疑難,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自我評價.
教師活動:啟發(fā)引導學生畫圖,并巡視指導學生畫圖,然后板書演示畫圖過程(畫圖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畫法),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用量角器量∠A′O′B′與∠AOB,看一看度數是否相等.
三、鞏固練習
任意畫一個鈍角∠AOB,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AOB.
師生互動:教師在黑板上畫鈍角∠AOB,請一個學生板書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其余學生畫圖.
請同學們用三角板畫出(1)15°;(2)75°;(3)105°;(4)120°;(5)135°的角.
教師活動: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如15°看成45°~30°,用兩塊三角板畫出15°的角.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測量角的度數,復習了角的度量方法,學會了用不同的工具畫角.
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說出你所知道的測量角的大小的儀器.(同學互相補充)
教師活動:打開多媒體播放有關用儀器測量角的活動片子,讓學生認識測量角的儀器.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145頁至第146頁習題4.3第6、11、14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角的度量》教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案02-09
《角的度量》教案06-09
角的度量教案優(yōu)秀12-20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2-15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2-21
在探究與合作中學會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1-16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1-0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6-25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