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国产色,年轻人手机在线免费视频,伊人成人在线,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亚洲免费二区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29 11:12:3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8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通過做做、玩玩的活動,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揉面團的樂趣。

  3、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 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面粉、水、盤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初步感知面粉。

  “咦!這些是什么呀?我們一起看看、摸摸、聞聞,猜猜這是什么?”(幼兒通過看、摸、聞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小結:面粉是白色,粉狀的、有香味。

  二、 了解面粉的特性。

  1、 哪些好吃的東西是用面粉做出來的呢?(面包、饅頭等面粉制品)

  2、 教師小結這些好吃的東西是用面團做成的。

  3、 怎樣把面粉變成面團呢?(加水)

  介紹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請你們試一試將面粉變成面團。

  三、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 讓幼兒感受面粉變成面團的`過程。

  2、 通過對比幼兒知道面粉加適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團。

  四、小結。

  活動反思:

  從小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養(yǎng)愛觀察、善思考、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學意圖:

  風車是幼兒極為喜愛的、制作簡單的一種玩具。無論何時,都能玩。在玩風車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紙做的風車很容易就破損壞掉,“用什么紙制作風車更好”成了孩子們爭論的話題,他們都要自己制作風車,并且還提議要進行風車比賽。為此開展了此次活動《有趣的風車》,讓幼兒在制作風車、玩風車的過程中探索什么紙適合做風車。

  教學目標:

  1、制作簡易風車,體驗制作樂趣。

  2、通過玩風車探索什么樣的紙更適宜做風車。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

  紙張(報紙、宣紙、瓦楞紙、手工紙、掛歷紙、皺紋紙、錫紙)、吸管、安全釘若干、幼兒個人猜想記錄、集體記錄表。

  2、經驗準備:

  有玩風車的經驗,知道制作風車的方法,在玩的過程中提出提問,對什么紙適合做風車有了疑問并做了猜想。

  教學重點:

  記錄根據風車轉動情況,并與同伴交流分享。

  教學難點:

  探究不同紙張風車轉動的實驗過程。

  活動過程:

  1、說一說。

  (1)引導幼兒回憶猜想制作風車的紙張。

  教師:猜想了哪些紙適合做風車?

  幼兒:報紙、手揉紙、瓦楞紙、宣紙、圖畫紙。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師:你是怎樣猜想的?為什么?

  幼兒:瓦楞紙結實,不會破。

  幼兒:手揉紙柔軟,會轉得快。

  幼兒:圖畫紙硬,會轉得快。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風車)。

  根據自己的猜想選擇紙張制作風車。

  3、玩一玩(感知風車的轉動)。

  讓幼兒到戶外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發(fā)現(xiàn)誰的風車轉得更好。

  4、想一想(由分享個人驗證結果引出集體驗證表進行經驗梳理)。

  教師:你的驗證結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問題?(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瓦楞紙、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

  教師:你的風車轉得很快啊,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樣的紙制作的?(引導幼兒總結什么紙適合做風車)

  5、評一評(集體驗證結果,選出最適合做風車的紙)。

  教師:能轉動的風車是哪些紙做的?哪些紙最適合做風車?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區(qū)域活動時到手工去制作風車。

  教學評析:

  活動生成源于幼兒在玩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材料也是根據幼兒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見而又熟悉的紙張,如報紙、掛歷紙、錫紙……并使幼兒在戶外游戲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讓他們發(fā)現(xiàn)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科學就在身邊;顒又凶層變鹤晕也孪搿⒆晕因炞C,在游戲中引導幼兒積極主動探究“什么紙張最適宜做風車”。活動游戲性、操作性強,體現(xiàn)了讓幼兒在做中感受,做中學習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教師的提問啟發(fā)性強。活動中記錄方法新穎,采用實物(具體紙張)記錄的方法,既具體形象,又縮短了幼兒記錄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探究紙張的適宜性。

  活動可以更開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讓幼兒猜想哪一種紙張適合做風車,可以讓幼兒猜想哪些紙張適合做風車,然后讓幼兒制作多個風車,這樣幼兒可以將幾種紙張制作的風車進行比較(也可以與同伴比較)從而得出更科學的答案。

  教學反思: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都是老師為孩子先準備好材料,幼兒只要制作就行了,這樣就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而這次我為孩子提供了多種制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腦筋選擇材料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學習內容,而且孩子們對于自己選擇的材料很喜歡,制作風車的過程也十分順利。

  優(yōu)點:

  問題是孩子學習的開端,也是教師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動正是抓住了孩子們在玩風車的過程中提出“用什么紙制作風車更好”這一問題生成的。孩子們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他們學習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他們積極思維、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良好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過程。

  不足:

  由于前期經驗鋪墊不夠充分,有的幼兒因為對制作風車的方法不是很熟練,所以即使選擇了適合做風車的紙張也沒有得到成功的體驗。針對此種現(xiàn)象,教師并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恰當把握時機,當老師知道有的幼兒想用皺紋紙做風車后,老師沒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兒發(fā)現(xiàn)皺紋紙做的風車轉不起來時,才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活動的閃光點,教師能抓住這些教育契機及時引導幼兒主動探究。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探索活動。

  2.初步感知一些慣性現(xiàn)象。

  3.培養(yǎng)探究科學現(xiàn)象的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積木若干。

  2 . 一元的硬幣若干、直尺。

  活動過程:

  1.擺積木。

  "擺積木,蓋高樓",教師帶幼兒把積木摞起來。

  教師:不好了,看,從下往上數第四塊積木缺少了一角,這樣樓就不堅固了,我們要把它拿出來。(一動,積木會倒塌。)教師:精心壘起來的積木一動就倒塌了,幼兒會很沮喪。

  接著引導幼兒去壘一個硬幣塔。

  積木樓一動就倒塌了,我們就壘一座可以動卻不倒的硬幣塔,好不好?

  2 . 不倒的硬幣塔。

  在光滑的桌面上壘起10枚一元的.硬幣塔。

  教師:小朋友,我想拿出最下面的一枚硬幣,但是不能讓硬幣塔倒掉。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引導幼兒思考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動手實驗。

  教師用尺子迅速擊打最下面的一枚硬幣,最下面的那枚硬幣彈出去了,讓幼兒觀察剩下的9枚硬幣倒了嗎?(沒倒。)引導幼兒試著做一做。(有的幼兒可能會成功,有的可能會失敗。)教師:為什么做的時候,硬幣塔還是會倒塌呢?

  引導幼兒反復實驗,探求其中的原因。

  3.探索。

  教師:為什么硬幣塔不會倒呢?

  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這是物體具有慣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2、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3、對家禽類動物有興趣,有探索的欲望。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活動,引出主題。。

  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底,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2、教師分別出示鴨子和鵝,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鴨子,說說:

  鴨子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頭上有什么?鴨子叫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鴨子的腳是什么樣子的?

  鴨子走起路來是怎樣的?請幼兒學一學。

 。2)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觀察鵝具體方法同上。

  3、引導幼兒采用對比的方法,比較鴨子與鵝的異同,進一步認識其特征。

  啟發(fā)幼兒注意觀察鴨子與鵝的外形,說說:鴨子與鵝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4、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圖說說:鴨媽媽身邊的小動物是誰?你知道是誰把小鴨子從蛋殼里孵出來的?

 。2)啟發(fā)幼兒觀察沙灘上的動物和腳印,用連線的方式幫動物找到腳印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硬板紙、圖畫紙和面巾紙的不同質地,初步了解它們各自的作用。

  2、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探索,并樂于動腦思考問題。

  3、在競賽中體驗團隊的榮譽感和競賽的精神。

  活動準備

  1、三組操作材料:一組為一筐硬板紙,一組為一筐圖畫紙,一組為一筐面巾紙。(每組材料中都有一些進行過對折,另有一些畫有蘋果輪廓)

  2、每小組兩個小筐蠟筆,每個幼兒一個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競賽記錄表一份(教師用)。

  活動過程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們三組小朋友,要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比賽!”出示教師記錄表,“分別是搭房子,給蘋果寶寶穿衣服和給雞蛋寶寶擦臉,看看哪一組會贏!”

  2.完成任務

  (1)比賽搭房子: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用本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間教師適當提示對折紙的用途,并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看哪一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賽給蘋果寶寶穿衣服:鼓勵幼兒用蠟筆給繪畫在紙上的蘋果寶寶涂色,看看哪一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賽給蛋寶寶擦臉:鼓勵幼兒用本組的材料幫蛋寶寶擦干凈臟臟的臉,看看哪一組擦得又快又干凈。

  3、每一次小活動結束,教師除評出最好的作品外還要對其他作品作出積極肯定的評價。并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行簡要地說明和點評。同時,教師引導幼兒辨別不同質地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動結束

  找一找幼兒園里和家里還有哪些紙,它們的質地和用途有哪些。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活動,體驗玩降落傘的樂趣。

  2.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探索降落傘降落速度快慢與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系,大膽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記錄結果。

  3.提高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降落傘的經驗、了解降落傘的組成。

  物質準備:自制降落傘一個、梳理圖示兩張,塑料帶若干、重量不同的三種鐵夾子若干、勾叉記錄標志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降落傘",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降落傘嗎?看!降落傘下來啦。

  二、第一次探索"落的一樣快的降落傘"。

 。ㄒ龑в變簩W習運用正確的比較方法,感知相同材料制作的降落傘,降落速度相同)

  1.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提出活動要求。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塑料袋和夾子,想一想怎么做降落傘?

  (2)提出活動要求:

 、倜總人制作一個降落傘。

  ②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一看兩個降落傘是不是落的.一樣快,想想怎么樣比才公平。

  2. 幼兒自主開展探索活動。

  3. 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1)幼兒大膽說出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師:兩個降落傘落的一樣快嗎?你們剛才是怎么比的?

  (2)討論:怎么比才公平。

 。3)教師結合圖示梳理。

 。4)幼兒再次游戲,進一步感知同樣材料的降落傘下降速度一樣。

  (5)梳理小結:一樣的降落傘,他們落的一樣快。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傘比賽"。

 。ㄒ龑в變焊兄德鋫憬德渌俣瓤炻c垂吊物重量之間的關系)

  1. 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猜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樣的塑料袋、藍色的夾子和黑色的夾子,請你來猜猜看哪個降落傘落的快,哪個降落傘落的慢。

  2. 介紹實驗及觀察要求。

 。1)兩個人一盤材料,每個人制作一個降落傘。

 。2)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比較。

 。3)根據比較的結果,給最快的降落傘貼上∨,給最慢的降落傘打X。

  3. 幼兒自主探究,教師指導。

  4. 結合記錄表進行梳理小結。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實驗過程和結果。

  師:誰來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降落傘落的快,有的降落傘落的慢呢?

 。3)教師梳理小結。

  師:一樣傘面的降落傘,藍色夾子輕,降落傘落的慢,黑色夾子重,降落傘落的快。

  活動延伸:

  傘面大小不一樣的兩個降落傘,他們誰落的快,誰落的慢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懂得要遠離它。

  2、積累安全生活的經驗,增進自我保護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哪些是危險的事

  活動難點: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情境表演“胖胖喝進了鹽酸”

  活動過程:

  一、 情境表演

  “胖胖喝進了鹽酸” 胖胖是一個虎頭虎腦,模樣長得十分可愛的中班男孩。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胖胖從外面與小伙伴一起玩好,滿頭大汗地回到了家里。媽媽正在廚房忙著燒飯,胖胖擦了臉、洗了手,就忙著找水喝。這是胖胖突然發(fā)現(xiàn)雪碧瓶里有“飲料”,捧起雪碧瓶就喝了起來……十分慶幸的是胖胖的爺爺、爸爸媽媽都在長海醫(yī)院工作,而且他們的家也住在長海醫(yī)院的職工大樓里。因搶救即使,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經過幾個月的調理,胖胖又能正常地進食了。事后,經了解才知道,胖胖的媽媽將鹽酸拿回來,是為了洗馬桶,打掃衛(wèi)生用的。沒想到一時疏忽險些釀成慘劇。

  二、 討論活動

  1、 胖胖為什么會生?

  2、 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

  小結:我們平時不能隨意的去碰、去吃一些物品。

  三、 看幾副安全教育的圖片

  圖片一:下雷雨是小朋友在大樹下避雨

  圖片二:一個人在摸插座

  圖片三:陌生人敲門馬上把門打開

  說說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那我們碰到這樣的事應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能夠根據教學目標開展,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啟發(fā)感知。講述與操作讓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逐步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興趣及強烈的探索欲望。發(fā)明創(chuàng)新方法,體驗創(chuàng)造帶來的快樂。動靜結合,注意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幼兒思維活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品質。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小孩子的提問常常會讓我們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都搪塞而過。為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中班科學活動《肚子里的寶寶》。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鼓勵幼兒用動作自由表現(xiàn)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

  3.體會媽媽懷孕里的辛苦,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孕婦照 婚紗照 關于從受精到出生的課件 皮球人手一個

  胎教音樂及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孕婦圖片引題

  1.這是個怎么樣的人?

  2.她的肚子為什么這么大,里有什么呀?

  二、運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1.媽媽肚子里的寶寶是從哪兒來的呢?

  2.講解從受精到出生的過程,引導幼兒觀察不同階段的寶寶的不同樣子,并加以想象。(結合圖片進行講解)

  三、游戲《媽媽肚子里的寶寶》

  1.根據圖片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進行表現(xiàn)。

  2.聽胎教音樂做各種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動作。

  四、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觀看錄像資料。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肚子這么大,那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2.媽媽在懷寶寶的時候這么辛苦,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感謝她呢?

  五、游戲《懷孕的媽媽》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皮球放在肚子里,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表現(xiàn)懷孕的媽媽結束。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3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23

科學活動中班教案:有趣的蝌蚪02-27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3-13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六篇03-13

動物睡覺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2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1-29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17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7篇10-15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