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身體里的水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觀察畫面,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了解我們身體里的水與我們健康的關系
難點: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細胞與我們健康的關系及作用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用到過很多水,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過渡語:前面你們說到的水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水,這些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我們身體里也有很多水。
二、經驗回憶
。ㄒ唬⑸眢w里的水
1、你們知道我們身體里有哪些水嗎?
。ǘ、汗水
1、我們是不是每天都會出汗?什么情況下會出汗呢?
2、出汗有什么用呢?
3、出汗后該怎么辦呢?
(三)血
1、前面我們說到的這些身體里的水,像汗水都是溜出去后對我們的健康比較有益,但是我們體內還有一種水,我們要保護它不讓它溜出去,是什么呢?
2、這個小朋友叫嘟嘟,他發(fā)生了什么事?
3、你從那里看出他受傷的?受傷會感覺怎么樣?
4、受傷后血會一直流嗎?為什么?
三、觀察圖片,分享交流:
。ㄒ唬、圖一:
1、圖片上是什么地方?
2、出現了哪些人物?
3、你覺得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達成度:認識圖片中的兩個人物)
。ǘD二:
1、細菌的陰謀得逞了嘛?
2、血小板想了個什么辦法讓細菌進不來呢?
3、血小板圍起來堵住傷口時,圍成了一堵厚厚的墻,你們知道這堵墻叫什么名字嗎?
。ㄟ_成度:幫助幼兒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的作用)
(三)、圖三:
1、雖然結了痂子,但是還是有細菌會無孔不入地進入我們的`身體,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里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好像又多了一個人,他會是朋友還是敵人?他在干什么?
。ㄟ_成度:了解血液中白血球的作用)
(四)、圖四:
1、嘟嘟的傷口好了嘛?
2、血小板、白血球現在怎么樣了?
。ㄎ澹D五:
1、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為什么?
小結:兇神扼殺的是細菌,像小護士一樣的戴護士帽的是血小板,血小板能幫助我們凝固血液,堵住傷口;另外一個戴帽子的是白血球,他能幫我們消滅身體里的細菌。
三、經驗拓展
1、那么當我們受傷時,除了身體里的這些好朋友來幫助我們,我們還可以想出什么好辦法讓傷口好的更快呢?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的形式讓幼兒體會到探究創(chuàng)新的過程和快樂,活動中利用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多媒體引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想象,操作實驗、創(chuàng)新實驗交流、記錄總結等活動,引導幼兒創(chuàng)新動腦思維,教師適當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問題拋給幼兒自己嘗試著探索創(chuàng)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
2、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活動準備】
歌曲《小畫家》磁帶、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帶,各種動物身體和尾巴分開的圖片(金魚,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來一起聽一下吧。ǜ枨缎‘嫾摇罚
提問:1.歌曲中的小畫家是誰啊?(丁。2.丁丁畫的什么?畫的怎么樣?(螃蟹四條腿,鴨子小尖嘴,兔子圓耳朵,大馬沒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
教師小結:丁丁做事不認真,沒有認真觀察,只說大話,所以沒有畫好,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學習。
二、找尾巴: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寶盒”呢!你們來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師故作神秘狀)“寶盒寶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們,猜出來了嗎?現在我讓一個小朋友來把寶物拿出來!
出示動物尾巴:(一個小朋友拿一個)
金魚的尾巴:什么顏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魚的尾巴有什么用處?
松鼠的尾巴:什么顏色?像什么?(桃子,雨傘,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繩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氣球,蝌蚪)
出示每種動物尾巴的時候給幼兒講講尾巴的用處。
師:“魔法盒里還有啥,讓我再來摸摸她”,幼兒繼續(xù)摸出動物的'身子。
咦?這是誰。克趺戳?(引出尾巴沒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們來幫它找找吧。ㄗ層變鹤约喝透鞣N動物找到尾巴,把它們連起來)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課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們來幫它找找吧!這時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賞故事:
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
2.它們發(fā)生的什么事?
3.它們的尾巴斷了怎么辦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斷了,可以長成新的蚯蚓)
【活動延伸】
游戲《揪尾巴》
動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現在我們也來變成小動物,一起來玩揪尾巴的游戲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讓幼兒用手感知幾種不同物品的特性(軟硬、光滑、粗糙、冷熱等和各種形狀)。訓練幼兒的觸覺感受力。
教學準備
1.摸箱若干個。制作方法是:將紙盒子四周用彩色紙貼封好,在每個面上挖一個孔(大小剛好伸進一只手)。
2.不同質地、形狀的材料。如積木、海綿、棉布、絲綢、鑰匙、玻璃球等,冷、熱水袋各一個。
教學過程
1.辨別不同質地的物品
(1)教師向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物品和材料,讓幼兒隨意摸一摸。然后,請他們辨別:哪些東西是軟的?哪些東西是硬的?哪些東西是光滑的?哪些東西是粗糙的?哪些東西是涼冰冰的?哪些東西是熱乎乎的?
。2)游戲《盲人摸物》。讓幼兒閉上眼睛(或用布蒙上眼睛),然后用手摸桌子上的物品。摸到一個物品要說出它是什么。說對了的.幼兒應受到表揚。
2.摸箱游戲
。╨)隨意摸出物品:將一些小物品放進摸箱中,讓幼兒從箱里隨意摸出一樣東西,并說出摸到了什么。然后把物品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檢驗摸者說得對不對。
(2)摸相同的物品:教師拿出一樣東西,請幼兒在摸箱中摸出相同的東西;讓幼兒將兩只手分別伸進兩個摸箱中,摸出兩個相同的東西。
。3)按指令摸物: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在摸箱中找出東西。如“摸出一個正方體的積木”、“摸出一個軟的東西”等。
教學建議
1.教師要盡量多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
2.活動結束后,可將摸箱擺放到活動區(qū),讓幼兒自由地玩(摸一摸》的游戲。要不斷變換摸箱中的材料。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實物的內容編出相應的應用題。
2、學習列出相應算式,計算出未知數的答案。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一幅,數字卡片,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師:你們看看老師的卡片上分別有數字幾呢?
(3、4)我們要把這兩個數字合起來變成一個大數,小朋友想一想,這個大數是幾呢?(7)。對了,我們把這樣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們一起把這個分和式念一遍。
小結:這個分合式的兩個小數加起來就成為一個大數。
師出示一張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數字有一個大的,有一個是小的,怎樣算出另一個小數?
小結:把大的數字減去一個小的數字,就得出另一個小數字。
2、嘗試編8以內的加減應用題。
(1)師:剛才我們復習了7以內的組成,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現在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新本領〈〈看實物編應用題〉〉
。2)師:你們看,小鳥飛來了,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先給小朋友來編一題加法應用題吧!
天空中飛來了2只小鳥,又飛來了3只小鳥,天空中一共有幾只小鳥呢?我們可以怎么列這道題呢?(3+2=5)
小結:加法編題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朋友們你們會編嗎?你們看現在小鳥有幾只?又飛來了幾只?請你們一起來編一道應用題,記得編加法應用題一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編應用題吧!
天空中有3只小鳥,又飛來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幾只小鳥呢?說得真不錯,我們也給這道題列一道算式吧。3+2=5)
(4)現在老師又要把小鳥給變走了,現在是1,4請你們來編一編。
請你們來列一道算式吧。ㄐ∨笥颜姘簦
3、小朋友的`加法應用題編的真好現在我們來編減法應用題。
。ㄌ炜罩性瓉碛5只小鳥,飛走了2只,還剩幾只小鳥?我們一起來列一道算式吧。5-2=3)對了,飛走了可以用減法來算就可以知道還剩只小鳥)
。1) 現在請小朋友你們自己來編一道減法應用題(真棒小朋友編的真好。
。2) 現在請小朋友輕輕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請你們根據卡片上的數字來編應用題,編好的小朋友就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看下誰編的最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桔子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根據桔字的顏色匹配,感知桔子的顏色差異。
3、嘗試由外向里剝桔子,感知桔子和吃桔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桔子(桔色和綠色的)、一個布袋、桔色和綠色的軟墊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ǔ鍪敬樱┣!這個袋子里裝的是什么?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來告訴大家。
。ù蜷_袋子)桔子寶寶要和我們小朋友來交朋友了,每個小朋友拿一個桔子寶寶。2、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感知桔子。
。1)看:桔子寶寶穿著漂亮的外衣,看看你的桔子寶寶穿的是什么顏色的外衣。(請幼兒說一說,認識桔黃色。)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桔子寶寶是圓圓的,有的桔子寶寶是綠色的,有的是桔黃色的。
桔子寶寶想回家了,桔子寶寶說:“我的家是和我的顏色一樣的!闭垈別幼兒來說一說“你的`桔子寶寶是綠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顏色的?”“你的桔子寶寶是桔黃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顏色的?”
瞧!那邊就是桔子寶寶的小家,快去幫桔子寶寶找家吧!找到家后就坐下來。 (2)摸:桔子寶寶真可愛,我們來摸一摸桔子寶寶,在摸的時候你發(fā)現了什么?(豐富詞匯:軟軟的、有點粗糙的)
小結:桔子寶寶摸上去軟軟的,有點粗糙的。
。3)聞:桔子寶寶真香呀!我們一起來聞一聞,有沒有聞到桔子香呀?
。4)嘗一嘗:桔子寶寶里面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把它的外衣脫了來看一看。
找到小肚萕,挖個小洞洞,脫下小外衣(一邊念一邊撥),來我們一起為桔子寶寶脫外衣吧。
分開來看看,和老師一樣一瓣一瓣分開來,有多少瓣呀?(許多)原來桔子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把一瓣桔子舉起來看看象什么?(月亮、小船……)說得真棒,獎勵你把桔子吃了,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多種特征給動物進行正逆排序。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受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桃子和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話題。
提問:看這是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你們喜歡吃嗎?
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小動物,請你們來說一說。
2、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引導提問:你們看這是長耳朵的小兔,還有什么樣的小動物呢?
數一數,一共有幾位朋友?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動物的高矮、長短排序。
師:五個小動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讓誰先吃好呢?他們決定比一比。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引導提問:長頸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教案來源:)你們猜,他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長頸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說:"這樣不行"。
引導提問:猜猜看,兔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嗎?有沒有小動物反對呢?
。3)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這樣也不對"猴子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猜猜看猴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 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提問:猴子有沒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馬使勁地跺著腳說。
引導提問:剛才長頸鹿要比個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猜猜看這一次大肚皮的河馬會要求比什么呢?它會怎么說?
3、按動物的高矮、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排序。
"不行!"這時一點不起眼的毛毛蟲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毛毛蟲那么小,猜猜看,他會想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蟲得了幾個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師小結。
三、品嘗桃子
四、拓展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要求:
1.讓幼兒在認識圓的基礎上,通過做做、玩玩,讓幼兒知道圓形的物體會滾動。
2.知道用輪子能省力。
3.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室外:
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
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
2.室內:
各種形狀的積木,幼兒人手一套;裝有書籍的箱子一只;圓形的輪子兩個;小推車一輛;大積木一塊;每組一只盒子(裝有橡皮泥、硬卡紙、彩色紙、剪刀、牙簽、膠水、蠟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滾動圓形和其他形狀構成的物體
在室外供給幼兒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以及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教師:這里有許多車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看一看哪些車子的輪子會滾動?
二、第二次嘗試:圓形的東西會滾動
1.在室內供給每位幼兒各種形狀的積木玩
。1)你們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狀的積木?
。2)請你推動各種積木,你發(fā)現了什么?
。3)為什么圓形的積木輕輕一推會滾動,而其他形狀的積木不會滾動呢?
小結:圓形的東西會滾動,因為它沒有角。
2.圓形輪子會滾動嗎?
師:人是很聰明的,人們利用圓形會滾動的特點,制造出許多圓形東西,你們見過嗎?
出示圓形輪子提問:
。1)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2)輕輕推它會怎樣?
三、了解輪子的功用(第一次嘗試:利用圓形輪做事,又快又省力)
1.請兩名幼兒把一箱書從a處搬到b處,問:你們搬得動嗎?
2.教師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萬向輪,再請兩名幼兒推動。問:現在能推動嗎?為什么?
3.請兩名幼兒將兩堆大積木從a處運到b處,一名幼兒用手推車搬,另一名幼兒用手搬,看一看,誰運得又快又省力?
師小結:使用輪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輪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師問:除了這些輪子外,你們在幼兒園和家里還看到過哪些地方有輪子?
四、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輪子
1.教師介紹手工盤里材料,請幼兒給汽車的.車廂制作輪子(幼兒每人一只紙盒做車廂,車廂下部打好穿牙簽的洞)幼兒將兩根牙簽穿入洞內。
2.請幼兒利用硬紙、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輪子裝在牙簽上,即成一輛汽車。
五、幼兒帶自制小汽車到室外自由玩耍。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準備的材料充分,合適,吸引了幼兒的興趣,所以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了解輪子的特點時,我通過操作、比較,引導幼兒理解了輪子做成圓形更省力的原因。
在回憶日;顒又羞看哪些地方有輪子時,開始幼兒思維比較緊,大都說是各種各樣的車,直到后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思維更加開闊,說了黑板、鋼琴、行李箱、窗簾、推拉門等。
整個活動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旨在引導幼兒總結生活經驗,發(fā)現生活中更多的奧秘。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fā)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3、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二、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輪子、繩子、風車、火柴棒、蓋子、紙片等。
2、學具:手巾花、陀螺、發(fā)條玩具、錄音機、轉椅、鐘表等。
3、介紹轉動在現代科技中應用課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教師出示各種能夠轉動的玩具,鼓勵幼兒發(fā)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
(2)教師投放半成品,幼兒再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做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使不能夠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玩的時候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fā)現什么有趣的`現象?”
(3)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大膽地告訴同伴,并請想法奇特的幼兒演示,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2、游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的欲望。
(1)幼兒自由討論:聰明的人,讓許多東西都轉動起來,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能轉動的物體,以及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2)集體交流,
你發(fā)現了什么能轉動?××轉動了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3)、幼兒觀看ppt:轉動在現代科技中應用。
3、發(fā)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小發(fā)明家,你想讓什么轉動起來?轉動以后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
4、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1)師:“你能讓自己的身體也轉動起來嗎?”
(2)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有那些部位也能轉動起來,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讓身體的那個部分轉動起來了?請你來試一試。
(4)“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如頭不能轉了)不能轉動了,行不行?”
(5)“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四、活動延伸:
1、老師和幼兒一同到室外尋找可以轉動的物體。
2、利用談話鼓勵幼兒繼續(xù)尋找、探索、發(fā)現日常生活中有關轉動的物體。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擺弄,體驗物體的一一對應關系。
2、發(fā)現物體、圖形的相似之處,進行初步而簡單的求同和分類。
活動準備:
1、在娃娃家提供各種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小手套和小襪子。
2、紅、綠兩個玩具筐。
活動過程:
1、利用娃娃家中(或幼兒自己的`)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襪子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的關注,教師:"小娃娃們要出去玩游戲,可是找不到一樣的襪子和手套了,誰能幫他找找呢?"
2、提示幼兒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將小襪子放在紅筐里、將小手套放在綠筐里、在小筐上貼上相應的標志,等等。
3、找出成雙成對的襪子、手套。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如拿出一雙襪子或手套中的一只,請幼兒尋找另一只。
4、也可請幼兒找錯或創(chuàng)設有錯的問題情境,請幼兒觀察、辨別手套、襪子的相同和不同。如拿出兩只不一樣的襪子,對幼兒說:"我覺得對嗎?"如果幼兒認為不對,可以接著問:"你們說說它們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邊說邊指出不一樣的地方。
5、教師:"幾只小襪子是好朋友呀?"鼓勵幼兒嘗試點數1、2。
6、教師:"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使兩個好朋友不分開呢?"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并動手嘗試。如果小夾子夾上,把一只襪子或手套放在另外一只的嘴巴里,把兩只襪子卷在一起放在小盒里。在幼兒完成后,教師給予鼓勵:"小朋友真能干,小娃娃謝謝你們!"
備注:此教材選自《甘肅省幼兒園快樂與發(fā)展課程》教師用書p143頁。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科學活動教案3篇03-1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3
科學活動教案4篇02-26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4篇02-2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01-15
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3-1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