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體育教案:移動的墻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體育教案:移動的墻,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體育教案:移動的墻1
活動目的:
1、學習看線路圖、手勢和聽口令協(xié)調的行進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并堅持一定的時間。
2、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線路示意圖、序號?颗、跑步音樂、喜洋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的準備
以“喜羊羊”在公交?空镜取肮财嚒睖蕚浠丶覟橐},教師與幼兒在場地做活動前的準備動作,伴隨《大家來做運動》的音樂節(jié)奏做準備動作。
師:你們現(xiàn)在是6輛公共汽車,小朋友都來當小司機,我是你們的交警指揮員。這有六個?空,如第一輛公共汽車停在第一?空,第六輛公共汽車停在第六?空。在下一個?空居行游飩冊诘溶嚕瑴蕚涑俗銈兊能嚮丶摇,F(xiàn)在我們去接它們吧!
但是,小司機開車要注意安全,所以在出發(fā)前,要先養(yǎng)足精神,我們先來一起做個鍛煉吧。
二、練習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的動作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結合兒歌練習快跑、下蹲跑、起踵跑、慢跑。沿著場地的路線練習。
師以兒歌形式過度:小司機,站六排,好象汽車就好開,誰來開?幼兒:我來開。
師:別著急,聽我說,照我做。我們一起學本領。
三、玩游戲“移動的墻”,并感受共同游戲樂趣。
過度語:小司機們都學會了本領,我們準備出發(fā)吧?尚∷緳C在路上要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所以,要看指揮員的指揮、聽口令、并學會看路線圖。
(1)隊伍左右移動
A、6列縱隊當成6輛公交車,每列縱隊所站立的位置以及變化后需要的新位置,均以站牌和序號為標志(如:第一?空;第二?空;第三停靠站、第四?空;第五?空荆坏诹?空荆
B、看圖譜移動隊形玩游戲,分別用快跑、慢跑、下蹲跑、起踵跑來完成
游戲口吻:快跑——汽車啟動、加油門,加速開得快(移動第一次);慢跑——汽車減速開得慢(移動地第兩次);下蹲跑——汽車下坡(移動第三次);起踵跑——汽車上坡(移動第四次)幼兒行進跑的過程配上相應的音樂,增強游戲的氣氛)
。ㄒ苿拥谝淮魏,將隱藏在每個?空镜南惭笱髨D片,以游戲的口吻坐上每輛公共汽車,圖片貼在每一隊排頭小朋友的身上。)
。2)隊伍前后移動
以汽車調頭、汽車拐彎的游戲口吻引導排頭幼兒依次繞著本隊幼兒成曲線倒跑,直至隊尾。隊員輪完為止。
。ㄒ龑в變焊鶕(jù)自己能力的強弱選擇有把握的動作完成行進跑)
規(guī)則:幼兒需要按路線圖移動,并學會看手勢和聽口令。
。ㄗ詈螅瑯与[藏在每個?空旧系膭游锓孔诱宫F(xiàn)出來,請小朋友送動物回家,將喜洋洋等圖片分別貼在相應標致的房子上。)
四、隨著《交通安全歌》的音樂節(jié)奏做放松動作。
過度語:小朋友在路上都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或對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安全的把小動物們送回家。除了開車要注意安全,我們乘車時也要注意安全,讓我們一起來唱唱《交通安全歌》。
教學反思:
《移動的墻》在領域教材里是一個以徒手游戲為主的健康活動內容,這個活動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特點:
1、目標定位富有挑戰(zhàn)性:跑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方式。大班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跑的生活經(jīng)驗,但怎么樣讓孩子跑得有趣且有挑戰(zhàn)性呢?本次活動將目標定位在學習看線路圖、手勢和口令的方式變換跑的動作,把幼兒跑的.基本動作和技能練習結合在一起,并且還要根據(jù)規(guī)則堅持一定的時間。這個對于進入小學學習的大班孩子來說是必要的練習且具有的挑戰(zhàn)性。
2、情景設置的游戲性:根據(jù)小朋友對喜洋洋、美洋洋等小動物角色的喜愛情況,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想象情境中愉快地游戲,使戶外體育活動更富有特色。由于孩子投入到喜愛的情景中去體驗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因此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3、材料簡單有效性:材料的投放省時省力,很簡單,只有幾塊常見的積塑和一份路線示意圖,活動不受幼兒人數(shù)的限制。雖簡單但合適有效,能夠為教師有效講解提供了保障。所配的背景音樂非常符合動作的節(jié)奏,既增加了趣味性又為正確的練習動作提供幫助。
4、整個活動遵循低強度高密度的原則。我將富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要求隱含在游戲情境中,將運動量的調控、幼兒對基本動作的體驗融合在游戲過程中,做到難易遞進、疏密有序、動靜交替。有效的解決了學聽口令看手勢變化動作這個教學重點,突破堅持一定時間的這個難點。
二、存在困惑:
此活動游戲的規(guī)則是每次只能一輛公共汽車出發(fā),其余的當作一堵一堵的墻不能動。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看線路圖、手勢和聽口令的方式變換動作時學會適當?shù)牡却,并能堅持一定的時間,可是我們的教育要求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盡量減少等待時間,到底多少時間是合適的度?在設計這個活動中等待的時間是否合適?各位同行們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大班體育教案:移動的墻2
活動目標
練習不同形式的繞跑,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大而平整的'場地。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教師指導重點活動腿、腳,防止受傷。
2.教師交代玩法。
玩法:
1.請幼兒排列成四列縱隊(即四堵人墻),前后左右間隔一定距離。幼兒或教師引領第一堵人墻在第二、三、四排人墻之間繞跑,直至跑到第四堵人墻旁,成為一堵新墻。()繞跑過程中動作可變化(快跑,慢跑,下蹲跑,起鍾跑)。第二、三、四堵人墻照樣依次移動。反向游戲,從第四堵人墻起依次移回至原位。
2.教師指導,幼兒游戲。
3.可以請幼兒自行決定移動人墻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場地大小決定游戲人數(shù),盡量減少碰撞。
4.跟隨音樂,做放松運動。
【大班體育教案:移動的墻】相關文章:
大班體育教案08-23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06-16
大班體育教案:跳繩02-07
大班戶外體育教案11-05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優(yōu)秀12-25
大班體育活動教案02-06
《跳跳樂》大班體育教案05-12
《好玩的輪胎》大班體育教案04-20
大班戶外體育活動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