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手指謠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手指謠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手指謠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隨老師正確做動作。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手指靈活能力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標:
鍛煉學生的首腦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學生要多運動、多鍛煉。
個訓目標:
1、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做出動作。
2、能認真上課,不打擾他人上課。
教學重點:
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動作。
教學難點:
動作的完整及連貫性。
教學方法:
直觀法、演示法、練習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
手指指型:合指分指新授
三、新授:
導入:(伸出兩只手)這是什么?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他們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讓自己的兩只手動起來。
1、出示課件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分指合指切指拳頭扇指鉤指彎指
提問:我們學習過了分指、合指,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幾種手指指型。
教師分別示范切指、拳頭、切指、扇指、鉤指、彎指的指型動作,并講解要領,讓學生模仿動作。
在熟練之后教師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動作組合,教師指導。
2、學習兒歌并做手指操——五個好兄弟
五個好兄弟
兩個大拇指(兩手成拳相對,拳心面向身體,拇指伸直),比比一樣高(拳心相對,拇指并在一起),相互點點頭(兩手拳相對,拳心向身體,拇指向前彎屈),接著彎彎腰(拳心相對,拇指向前彎屈)
兩個小拇指(兩手小指伸直)
一樣都靈巧(兩手小指彎屈運動)
相互拉拉勾變成好朋友(兩手小指反復互勾)
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彈動食指、中指、無名指)
樣樣事情離不了(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彎屈運動)
五個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
團結起來力無比(拳頭)
教師帶領學生熟讀兒歌之后,教師完示范動作講解要點,分節(jié)教授并指導。
四、鞏固練習:
教師喊口令,齊做手指操。
五、小結:
教育學生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對本節(jié)課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其他同學鼓勵。
教學反思:
馬光俊和王雪同學上課比較認真,能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并能認真學習,其他同學因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進步快慢也不一樣,還有個別同學不能認真上課。
幼兒園大班手指謠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觀察以及幼兒手形的變化,發(fā)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2、能夠根據(jù)音樂形式創(chuàng)編歌曲。
3、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四幅示范畫
活動過程:
1、與幼兒進行溝通,培養(yǎng)感情。
——小朋友誰最喜歡老師可以來抱抱老師,誰愿意做老師的大樹樁(幼兒盤腿座地)
2、手的`游戲。
——老師伸出手,說:“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們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袄蠋煹氖挚梢宰兒枚鄸|西,小朋友看一看!崩蠋熞贿吚@線轉手一邊用手變造型。“我用小手變小傘!边吪氖诌呑,老師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來做動作
——老師與幼兒一同跟音樂變換手形。
——比一比誰的小手變的東西最多。
老師:“我用小手!
幼兒:“變XX!
3、學唱并創(chuàng)編歌曲。
活動反思:
幼兒已經(jīng)先接觸到了手指變形時所說到過的手指名稱和動詞,所以在學習歌曲的時候會顯得主動,樂意,學習起來也會更感興趣更容易。歌曲的內容生動有趣,想象模仿的物體又是幼兒平日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易被幼兒接受
【幼兒園大班手指謠教案】相關文章:
《手指謠》教案01-18
《手指謠》教案09-12
手指游戲手指謠教案02-02
小班教案手指謠反思12-13
小班語言教案手指謠03-24
小班音樂教案《手指謠》反思12-21
色彩謠大班教案05-03
大班手指游戲教案01-20
大班語言教案花燈謠10-19
大班我們的手指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