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尊重,但不能盲從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尊重,但不能盲從,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于是,為了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時下的課堂教學中便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情形: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理解如何,老師對學生的感悟一味叫好,廉價表揚。
一次聽《邱少云》這一課時,有位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寶貴,邱少云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況下,卻活活被燒死,死得可惜,死得不值,我覺得他這是犯傻。”老師居然大加贊許:“你真了不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對回答的內(nèi)容不置可否!這使我感到吃驚!罢嫔泼馈焙汀凹俪髳骸倍家押磺,這不叫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這分明是對學生的盲從。
對小學生來說,當然是“言者無罪”,要鼓勵這種敢天真無邪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精神,但對一些是非很分明的問題,老師應毫不含糊地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要給予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任何時候都要“兩點論”不能“一點論”。一說“尊重學生的感受”,連錯誤的東西也不敢否定了;一說要“重感悟”,該講的也不敢講了;一說要“賞識孩子”,對孩子的錯誤也不敢批評了,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此,我們不禁要問:
1、如果我們的學生心靈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他們走上社會又如何面對挫折?
2、“一千個讀者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沒錯。但我們能人《哈姆雷特》中讀出林黛玉嗎?多元理解應有個底線,否則“多元”等于“無元”。
3、我們不要社會主導價值了嗎?獨特體驗要尊重,這是當代社會張揚個性的需要。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對什么都可以熟視無睹,都可以聽之任之。正如錢正權(quán)老師在《課文的價值取向與學生的獨特體驗》一文所說的,我們能為學生欣賞狐貍的欺騙行為而喝彩嗎?一個文明社會的存在,離不開主導價值的支撐,是社會主導價值維系著這個社會的秩序和穩(wěn)定。
我覺得,對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
尊重,但決不能盲從!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尊重,但不能盲從】相關文章:
《我不能失信》教案04-04
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有感11-25
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有感10-14
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有感02-19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我不能失信》11-03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讀后感09-22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讀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