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
此次的培訓學習不僅在教學上給我們引領了方向,也給我們的心靈做了一次解放。我也是金老師口中那個需要憐憫的老師----每天改作業(yè)時間不止一個小時,改好的作業(yè)學生為本。
一、理論是開路
參加思維導圖班的老師要么對思維導圖一知半解,要么一竅不通,針對這種情況。金老師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講座《給你一把瑞士軍刀全新思維和思維導圖》,形象生動的告訴我們思維導圖是怎么一回事,他的理論支撐是什么,現(xiàn)在全球的運用情況,以及現(xiàn)實教學中的案例展示。尤其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概念時代,我們介紹了《全新思維》的美國作者丹尼爾平克宣稱,以邏輯、線性、類似計算機的能力為基礎的信息時代,正在向建立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概念時代轉變。概念時代需要的思維類型:創(chuàng)造性思維、共情型思維、模式識別思維、追尋意義型思維。我們需要全新思維,全腦運動。金老師的精彩講座為我們的思維導圖學習掃清了理論障礙。
二、研討課是引導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證明理論,第一次的集訓中,開了三節(jié)精彩的研討課,展示思維導圖在不同課型中的運用,課后我們導圖班的學員分組小組合作進行評課,最后由金老師總評。通過觀課,評課,使學員對思維導圖在不同課型中的運用有了初步的概念。
三、學習導圖軟件跟進
觀看研討課時我們覺得導圖很神奇,不知道怎么制作,心理蠢蠢欲動。隨后夏老師指導我們?nèi)绾伟惭b軟件,詳細具體的指導我們?nèi)绾问褂密浖谱魉季S導圖,同時安排助理幫我們一一解答制作過程中的'問題,全班六七十個老師通過半天的學習解破了思維導圖軟件的神秘,讓大家喜不勝收,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課堂大顯身手。
四、作業(yè)自查是鞏固
第一次集訓作業(yè)自查:
必做作業(yè):一篇1000字的培訓體會;一個課時的思維導圖課件(可以是上課課件,也可以是本節(jié)課或本單元的知識樹);
三選一:一篇本次思維導圖課的評課稿;一次有關思維導圖的研課活動(文本解讀課件、開課課件、評課稿、課后反思);可以自己開課,也可以指導青年教師開課,自己參與評課;一份思維導圖預習作業(yè)和課后整理作業(yè)的說明書。
從作業(yè)內(nèi)容上看,都是緊密聯(lián)系本次培訓,作業(yè)是培訓的延伸,通過作業(yè)才能檢驗本次培訓的收成,只有通過作業(yè)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本次培訓的問題所在,作業(yè)是本次所學內(nèi)容的實踐運用,如果前面的培訓是隔衣?lián)习W,那么作業(yè)自查是真正的自我展示。
五、答疑解惑是碰撞
第一次集訓到第二次集訓中間隔了三個月,這三個月是我們老師用思維導圖武裝教學的關鍵時刻,每個老師老師肯定在這三個月中有關思維導圖做了很多的嘗試,同時也會碰到很多疑惑或者有很多新驚喜。金老師好像是我們肚子里的蛔蟲,第二次培訓的第一項活動就是答疑解惑,但是跟平時的培訓方式不一樣,她先是讓我們每個人寫下有關思維導圖在教中使用最困惑的四個問題。小組合作,梳理、分類疑難問題,將每一類問題寫在一張紙條上,將問題紙條貼在黑板上相應的版塊里。最后的問題通過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思維導圖無時無刻不在。然后小組派代表揭下一類問題合作研討,寫下你們的解決解決方案,小組代表,出示導圖,根據(jù)導圖闡述解決方法,其他組根據(jù)闡述內(nèi)容提問,發(fā)言人或小組成員應答,金老師主評,用導圖答疑,再次運用思維導圖,同時此項活動也是老師跟老師之間的思維碰撞。通過大家集體的智慧解決了結實踐教學所碰到的問題,分享不同老師的成果,思維導圖的運用得到了檢驗。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2
此次參加金老師的思維導圖班學習,是沖著金浪老師報名的。金浪老師是一個極富個人魅力的人,自從在瑞安90學時培訓時聽了她的講座,我就對她個人和思維導圖很神往。聽她的課,很折磨,中午12點多時身體的困乏,但聽著她在上面富有激情而有節(jié)奏的講座是睡不著,生怕會錯過了每一句話及每一個值得回味與學習的經(jīng)典例子。
第一天培訓,第一節(jié)課,當我們還沒有真正靜下心來,金老師就給我們布置了任務列出在教學中碰到了難題,并將它們排序。說實話,在教學中我們確實有很多難題,但一下子還沒緩過神來。然而,事后想想,這種方法很好,為我們在接下來的學習明確了聽講座與聽課的目標,讓我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會更有目的性,有針對性。
第二天的培訓內(nèi)容更為豐富,也更為精彩。陳海玲老師的課給觸動我最深的.,也是我平時教學中最弱的部分----詞匯的落實與運用。在我平時的課當中,我往往只強調(diào)了重點詞匯,但很難突破怎樣將其運用起來。陳海玲老師在她的這堂課當中,給了我解答在預學案中利用問題引出這些詞匯,在課堂中反復操練即填空造句和在寫作中運用這些句型,以及課后操練(用這些詞匯造句)。第二個感受就是,原來初一的學生也可以進行寫作。初一的第一個學期,并且是在正式單元的前幾個單元,讓學生進行寫作是我不敢嘗試的。陳老師的課給我們做了一個示范,給出作文的框架,讓學生說,通過說來促成寫。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寫,將整篇文章分成begging, body,和ending。最后一個人來完成寫的任務。這樣的寫,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
下午楊凡虹老師的講座同樣幫我解決了很多疑惑。我們這幾天的講座內(nèi)容基本上是以
讀寫整合為主題。那么讀寫整合這種模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困惑:1.一定要讀寫整合嗎?
2.一定要在一堂課中完成讀寫嗎?3.如果一定要在一堂課中完成讀與寫的話,時間上如何去把握?聽了講座之后,這些問題也釋然了:1.讀寫不一定要整合,要根據(jù)文本的材料、框架以及難度值判斷是否適合寫作;2.要不要在一堂課中完成讀寫,要看文本的難易程度、學生的水平以及時間的多少;3.如果一定要在一堂課中完成讀寫,可以只寫片段、可以說文章、或可以先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
第三天開的課,我認為是最為精彩的。胡曉瓊開出了八年級的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鄒麗娟老師開出了九年級的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不同的老師,開出的是不同的味道。胡曉瓊老師的課如德芙巧克力,絲滑的感覺。猶如一場優(yōu)美的芭蕾舞,欣賞完了還意猶未盡。她用她的堅持震撼到了我:這樣一篇長文章,能夠去挖掘出它的框架,而且她的是一改再改,這種堅持讓人敬佩。她用她的個人魅力震撼到了我:她的年齡應該是很多老師等著退休的年紀(教學已經(jīng)成經(jīng)混日子,熬到退休年齡即可),但是她敢于挑戰(zhàn),敢于應對的勇氣讓人敬佩。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年齡是什么,年齡只是一個數(shù)字,而不是心態(tài)。心態(tài)并不一定與數(shù)字成正比,所以就需要我們?nèi)シe極地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而鄒麗娟老師的課是另一種風韻,它是探險。它披荊斬棘,勇于表現(xiàn)自我,哪怕是最后遍體鱗傷。年齡長,讓我們看到的是優(yōu)雅;年齡輕,讓我們看到的是精神勇往直前、勇于探索的精神。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
20xx年2月21日。中央教育科學院思維潛能訓練及器具應用的培訓在我校舉行,很開心我又能以一名學生的身份來學習未知,于老師重點講解思維器具的逆向開發(fā),化難為簡、打破常規(guī)是玩轉器具的基本思路。楊老師耐心講解課堂中教育知識,讓我在課堂教學的理論學習上又有了新的認識。
我認為數(shù)學思維能力是數(shù)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最起碼來說是離不開一節(jié)節(jié)數(shù)學課的訓練的。我想只有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獨立能力才能有更多的創(chuàng)意思維,那么必須做到:
一、獨立思考
接觸到具體問題的時候,首先要自己獨立自主的思考判斷,這個問題中已經(jīng)給出的條件是什么,要干什么?需要用到哪些知識,怎么來解決比較合理等等進行必要的思維判斷,然后進行。當自己獨立自主的思維判斷后依然有困難,可以請教老師,或跟同學進行研究來解決。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力會得到訓練和提高。
二、學會學習
在學習中,我們要利用好教師為我們學習創(chuàng)設的`有利于質疑、探究的情境,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我們學生要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學思結合,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從中感受認識、理解、掌握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
三、打破常規(guī),逆向思維。
思維器具貼近生活,注重過程;發(fā)展思維,引導探索;加強實踐,促進交流。體現(xiàn)思維規(guī)律;引導積極探索;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猜想、推理、反思等活動,優(yōu)化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器具的編排有助于提高我們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有助于明白教材的整體思路,從而提高我們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
四、激發(fā)課堂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
課堂教學中不僅會培養(yǎng)我們學生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還會培養(yǎng)我們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或幾個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即培養(yǎng)我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對于我們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實只要嘗試是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發(fā)展是有價值的,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這種思維就是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學生的創(chuàng)新不同于科學家、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新的產(chǎn)品,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學生的創(chuàng)新是解決問題時想出了其它辦法和策略。在課堂上,要注意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在老師的引導和激勵下,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和思維,大膽設想,主動探索,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4
什么是執(zhí)行?執(zhí)行是有結果的行動。沒結果的任何行動都是徒勞,苦勞都算不上。所以,提高執(zhí)行力的關鍵是要先具備結果思維。
結果有三個特點:可衡量性、有價值性和可交換性?珊饬啃,就是你的行動要能量化,勞動本身并不值錢,勞動的結果才值錢。落實在個人上,就是要保證自己的每個行動的最后,都能看到落實的文本、數(shù)據(jù)。即,結果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虛擬的。
有價值性的意思是,我們的行動必須是有意義的,讓客戶滿意的,這樣的結果才有產(chǎn)生的必要,否則結果是無效的。對員工來講,做的工作要讓上司滿意,更要讓客戶滿意,甚至超越他們的期望,否則,結果失效。
結果的可交換性,就是傳球、帶球至球門的臨門一腳,如果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沒能達成對方的買單,那么這種結果對公司本身而言是一種投資受損,反映在生意上就是虧了。對員工而言,就意味著自己完成一項結果之后,要得到上司的正反饋和客戶的付款,這個可交換性的意識要不斷強化。
結果的三個假象:態(tài)度≠結果、職責≠結果、任務≠結果。好的態(tài)度值得推崇,但如果態(tài)度沒能帶來好結果,一樣要受到懲罰,這就是結果思維的規(guī)則。做好本職的職責是必要的,但在現(xiàn)代企業(yè)流程中,僅完成本職之責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本職之責的外圍做好預備機制。任務不是結果,因為任務很多時候只是個梗概,而結果卻反映的是細節(jié),完成梗概而沒做好細節(jié),結果一樣是打了折扣,所以,結果是個系統(tǒng)而又細節(jié)充分的行動。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5
結果是檢驗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做的任何事,如果沒有結果則等于零。在走上銷售這條路之后,我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上學是為了學以致用這個結果,我們工作是為了實現(xiàn)價值這個結果,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會人世間的苦辣酸甜這個結果,換言之,如果學不到知識則沒有結果,工作混日子等于沒有結果,活在世上無法為家庭為公司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樣是沒有結果。既然沒有結果,不如不學,不工作,不活!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人有著無窮的智慧,我們能追求一切美好的,幸福的東西并通過自覺的努力得到它,但前提是,為此做的每件事它都必須有結果,當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好的結果累積起來,我們的生活,家庭,工作甚至命運也會隨之而發(fā)生改變,正如賴董在課堂上所講的“思路決定出路,結果改變?nèi)松?”
任務不等于結果——任務是形式,結果是事實
“我已經(jīng)按照你說的做了”,“我已經(jīng)盡最大的努力了”,“我該做的都做了”,大家應該對這樣的話并不陌生,或許此時此刻,您正在說,看似事情做了道理通了,可就是沒有結果,所以“任務不等于結果”完成任務是對程序過程負責,收獲結果是對價值目的負責,而完成任務不等于拿到結果。
態(tài)度不等于結果——態(tài)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市場經(jīng)濟不相信眼淚。我們需要鼓勵勇于承擔責任的.,同時我們也要懲罰沒有提供結果的人,絕對不能功過相抵.態(tài)度好應該鼓勵,沒有結果就應該承擔責任,不能因為好的態(tài)度而抹煞了沒有提供結果而帶來的損失,必須清楚的知道態(tài)度好是態(tài)度問題,結果不好是商業(yè)原則問題。就像我們?nèi)ゲ耸袌鲑I菜,我們不會因為同情而送給別人200塊,我們選擇在哪個攤位買菜是因為菜的質量,如果他的菜沒有別人好或者一樣好我們只能出一樣的價錢,只有這樣才能夠回歸到最基本的商業(yè)原則
職責不等于結果——態(tài)度是開始,結果是真實
職責只是對工作范圍和邊界的抽象概括,沒有結果意識,職責就是空有其表。會吃飯沒用,會吃并且能飽才行!現(xiàn)在很多人,只能接受職位范圍內(nèi)的事情,不論有沒有結果,結果是好是壞,始終都是沒有結果“與我無關”,甚至沒想過結果,如同傀儡。
借口不等于結果——找借口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最大障礙
諸葛亮從來不問劉備,為什么我們的箭那么少,關羽從來不問劉備,為什么我們的士兵那么少,張飛從來不問劉備,兵臨城下我該怎么辦,于是有了諸葛亮草船借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據(jù)水斷橋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至今仍在坊間流傳,堪稱經(jīng)典。失敗的人永遠在找借口,成功的人卻一直在找方法。找借口代表著逃避,害怕,無法面對結果,我們?yōu)樽约赫业姆N種理由其實都是由內(nèi)心深延伸出來的一種陋習。博皓的價值準則里就有一句“絕不找借口!”當真正做到并能擔當責任的時候,成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思維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思維導圖培訓心得體會08-21
思維導圖培訓心得體會02-24
思維導圖培訓心得體會9篇03-18
設計思維心得體會06-12
創(chuàng)新思維心得體會08-20
創(chuàng)新思維心得體會12-23
設計思維心得體會3篇06-12
創(chuàng)新思維心得體會13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