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1
近幾年來和孩子學習了《大學》《中庸》《孝經》《道德經》《論語》等國學經典書籍,經過學習漸漸的了解了書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國學經典不僅僅是中國悠久文化的證明,也是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經典中不僅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做人做事的準則,其中聞名于世的古典著作《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兩千多年來,孔子“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為不一樣時期,不一樣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
經過和孩子學習國學,讓孩子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如:對父母就應當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就應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就應以寬容的心去對待。
孩子從小就要講禮貌,尊敬長輩,國學知識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經典中不僅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做人做事的準則,其中聞名于世的古典著作《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兩千多年來,孔子“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為不一樣時期,不一樣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 經過和孩子學習國學,讓孩子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如:對父母就應當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就應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就應以寬容的心去對待。
孩子從小就要講禮貌,尊敬長輩,國學知識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國學知識里的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盞明燈,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引正確的道路,我們要努力學習國學經典,讓中華五千年的智慧之光照耀全中國,全世界!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2
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極大,對于傳承禮貌,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
“長襲宿收,風神凝遠,制行峻潔,望而知其為貴介公子”。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禮貌,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我獨特的文化,而中國的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歷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維系著中華文化之根。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國故論衡》及《國學概論》的演講,它以先秦經典和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等資料,構成了恢宏的“經”、“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內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國學智慧涵蓋了“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偈語、禪機、二十四史、唐詩、宋詞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萬億卷帙的古代文獻,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國學體系以“儒”、“釋”、“道”三家學問為主干,又分為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和禮儀等支脈,為青少年汲取知識,了解民族傳統(tǒng)文化供給了一個便捷的渠道。
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影響頗深。對于傳承中華禮貌、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復興也起著重大的作用。作為炎黃子孫。每一個青少年都應當了解和熟悉國學,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時常充盈在心田,經過學習國學知識,提高自我的理解力,構成積極向上世界觀。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了解和熟悉國學,根據(jù)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齊家”,成為一個品質高尚、行為規(guī)矩的人,對國家和社會都能起到進取、正面的作用。推廣國學關系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到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學的精髓是“天人合一”,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這又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3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學習國學,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學說。
(一)修身養(yǎng)性,德行人生。細讀《論語》,頗有感觸!墩撜Z》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歡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坐標。所以,《論語》能夠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墩撜Z》中關于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耙嬲呷,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鬃诱J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斗:而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一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zhí)己見,不要自以為是。
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jié)制自我,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歡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淫逸,游蕩忘返,宴飲荒淫為歡樂,對人則是有害的。這些言論,簡潔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zh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我,應當說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于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xiàn)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著學生的此刻,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并成為國家的棟梁。而要到達此目的,教師自我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以,教師必須修身養(yǎng)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xiàn)象的誘惑。
(二)學習《國學》,讓我懂得如何學習和如何教育學生。 《明儒學案》曰:“古人之於學者,其不輕授如此,蓋欲其自得之也。即釋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惫糯慕處煵惠p易的傳授知識就是想讓學生自我去領悟,即便佛教傳經也最忌諱完全說破,因為那樣學生就會簡便獲得而把學習當成玩樂。此刻的教學,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鴨式的方法了,寓教于樂才是教師的首選。“師者,善于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道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矣!苯處熞朴趥魇诘览斫淌趯W業(yè)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學業(yè)不精湛,學生有疑惑卻不能解答,這算不上教師。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理解新知識,新技能,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參加學習和培訓。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我就要滿斛水。 (三)學習《國學》讓我學會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為了國家。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苯涍^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我的父母應當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當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當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細心謹慎,要講信用。
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能夠說,國學知識里應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同時,也為學生做好榜樣,教育學生尊老,愛老,愛護弱小,讓中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得以傳揚。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4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完美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tǒng)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經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那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夢想。”這個暑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必須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覺得《千字文》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據(jù)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于一夜間編成的。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lián)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并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可是,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日,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書中還有關于學習的,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闭f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薄昂V初誠美,慎終宜令!毙奚、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終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能夠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當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笆卣嬷緷M,逐物意移!闭f的`是每個人要堅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肮侣崖,愚蒙等誚!睂W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皶x百遍,其義自見!弊屛覀冊诙嘧x、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慢慢明白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先都來自于《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后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并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zhàn)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僅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我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把這句話作為自我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我,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fā)現(xiàn)是個死胡同,要經常反思自我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我。并且時刻提醒著自我,僅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我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墩撜Z》不僅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必須不會遺憾。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我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國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國學心得體會05-09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06-10
學習國學的心得體會05-09
國學誦讀心得體會03-03
誦讀國學心得體會03-07
國學培訓心得體會03-30
國學教學心得體會12-07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12-18
國學經典教育心得體會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