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家。
2、讓幼兒感受家的溫暖,以及爸媽對他們的愛。
3、引導幼兒學習顏色的協(xié)調搭配。
4、讓幼兒感知自己是一個獨立的、自主的、獨特的個體。
5、體驗和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給幼兒美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幼兒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爸媽對他們的愛。
2、顏色的協(xié)調搭配。
教學難點:
幼兒對"愛"的體會。
教學準備:
1、區(qū)角環(huán)境布置
2、范畫,油畫棒,供幼兒涂色家的圖片
3、《我愛我家》的背景音樂(材料分析:在這堂課準備之前,我與家長配合,根據課程的需要為幼兒準備全家福照片。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受溫暖,有安全感,依賴感。)
教學過程:
一、參觀娃娃家,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看,這是我們幼兒園的家,看看,家里有什么?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自由回答)(有寶寶床,餐桌,電視,冰箱,空調等等)
師:我們來看寶寶的小床,哇,被子上的畫是誰呀?(海綿寶寶)
師:看床頭上的畫,是誰的家啊?(海綿寶寶),原來這個寶寶是誰?(海綿寶寶),
2、通過欣賞,引入小朋友自己的家和自己的房間是什么樣的.?
教師:小朋友,那你們說說家里都有什么?(讓幼兒自由的說說)教師:下面我來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總結:哦!小朋友們的家也都很漂亮,那你們的房間都是誰給你們弄的啊?(爸爸媽媽),看來,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你們,把你們的房間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你們要不要好好的愛護自己的家。
。ㄎ疫\用區(qū)角環(huán)境"海綿寶寶的家"給幼兒提供了"家"體驗,讓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主動的與自己同伴,老師進行語言交流。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家,體現《綱要》里的語言要求)
二、幼兒操作《我的家》。
1、師:瞧,老師這兒也為寶寶們準備一個家,你們覺得美嗎?(教師出示范畫)師:那怎么樣它才可以變成一個漂亮的家呢?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填色方式,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去打扮我們的家吧!
2、幼兒填色,教師巡回指導。
播放背景音樂教師:小朋友要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哦,把你的家涂的漂漂亮亮的。
三、展示幼兒作品,并相互欣賞與評價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畫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家,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ū经h(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形式的藝術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思想。讓幼兒遺言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延伸:
1、教師鼓勵幼兒用油畫棒創(chuàng)作畫出作為爸爸媽媽"愛"的禮物。
2、教師與幼兒一起進入區(qū)角,將畫好的家展示出來。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
美術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自行車作為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以其輕便、靈活的優(yōu)勢受到國內人們乃至外國友人的歡迎。自行車逐漸成為環(huán)保徤身的代名詞,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網絡上千奇百怪的自行車照片和視頻給了我靈感,我發(fā)現這些奇怪的自行車基本上都是由成人設計制造的,我想,我們的孩子為什么沒有搞出稀奇古怪的自行車呢?而我們大班的`孩子思維活躍、想象奇特,又具有一定的美術表現技能,也能設計出充滿童趣、與眾不同的自行車。于是,在上段時間我就已經讓孩子們對自行車的結構有所認識,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自行車的設計。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通過猜猜、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的活動,把孩子們帶到自行車的世界里去,充分感受到設計自行車的無窮樂趣。
二、活動目標
在了解自行車基本結構的基礎上,能改變其局部或整體,設計奇特有趣的自
行車。
大膽作畫,感受變形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自制教具(折紙)、記號筆、作畫用紙、示范用紙、圖片(車輪、車把、車座)、自行車兩輛。
四、活動過程
1、引題激趣
(1)出示畫有兩個圓的范畫,設置懸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圓形,請你們猜猜,這兩個圓形會變成
什么呢?”(幼兒猜測)
(2)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圓形圓形碰碰,變成兩根棒棒糖;圓形圓形碰碰,變成一輛自行車!
(3)揭題。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自行車變變變’的游戲。”(引出課題)
2、觀察討論
(1)欣賞整體變形的自行車。
出示教具(折紙),感受變形的奇妙(圖8-9)。
師:“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演示教具,引導幼兒發(fā)現、交流。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自行車變寬,圖8-10)
師:“自行車除了變寬,還會變得怎樣呢?”
師:“你來試試讓自行車變高吧!變高的時候要往什么方向畫?幼兒示范,圖8-11、圖8-12)
師:“自行車變得又寬又高。瞧,現在又變得怎樣了?”(圖8-13,多功能、更漂亮)
小結:“現在自行車變得又高又大,還更有用了,原來自行車的整個車身形狀都可以變,簡直是太夸張了!”
(2)欣賞局部變形的自行車。
出示教具——三幅范例(圖8-14?圖8-16),引導幼兒發(fā)現變形的特點。
師:“老師還變了幾輛自行車。”
A:“你發(fā)現了什么?”
B:“其他自行車的車輪還有什么變化呢?”
C:“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變成車輪?”
D:“除了車輪在變,你還發(fā)現什么地方也在變?”
(引導幼兒說出“把鞋子、足球、購物車當作車輪,腳印、大足鞋當作車座,襪子、球門當作車把”)
3、幼兒操作
師:“請你也來做一回設計師,設計一輛奇特有趣的自行車,可以將整個車身形狀進行變化,也可以選擇自行車的一部分,借東西把它變一變。”
“設計好后,請把你的作品貼到自行車展示板上!
4、展示講評
師:“你最喜歡哪輛自行車?為什么?”
5、拓展欣賞
自行車不僅是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有些藝術家還把它們變成了藝術品,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玩刷子,刷出圖案,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2、學習用刷子來回涂畫的技能。
3、鼓勵幼兒大膽使用顏料,享受共同游戲,共同作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把刷子,白色背景圖幼兒人手一份(畫有白色圖案),示范材料一份。
2、每組紅、黃、藍、綠、紫等顏料選擇一份,頭飾若干(貓、狗、雞、羊、兔)
3、錄音機、《粉刷匠》的音樂磁帶、大象木偶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幼兒坐成半圓,提醒幼兒從椅子底下找出小刷子,提問:這是什么呀?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當快樂的粉刷匠吧!
2、師幼一起律動《小小粉刷匠》,在音樂中提醒幼兒卷好衣袖,為活動做準備。
二、初步學習刷刷子。
1、小小粉刷匠們,你們會刷刷子嗎?怎么刷?幼兒自由探索刷的.方法。
2、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聽聽對不對?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邊念兒歌邊模仿刷刷子:“攪一攪、舔一舔、刷一刷。上上下下刷,左右左右刷。”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念兒歌,邊做模仿動作。
3、(徒手刷)師:我們一起來刷刷自己身上的灰塵吧!一起幫小椅子也來刷一刷,提醒一定要上上下下刷,左右左右刷。
4、(同伴相互刷)師:好了,現在該來刷房子啦!變變變,好朋友變成一幢小房子,我們大家一起刷一刷油漆!吧仙舷孪,刷刷刷;左左右右,刷刷刷。”
5、(親子刷)師:讓爸爸媽媽們趕緊也來變個大房子吧!寶貝們去幫忙刷一刷。
三、刷色活動。
1、(操作木偶大象)師:我是大象伯伯,小朋友你們好,森林里小動物們造了許多幢房子,因為沒有粉刷,都分不出是誰的房子了,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忙嗎?
2、那我為你們準備顏料,你們看看都是什么顏色呢?告訴你們個秘密,我在房子里面藏了好多東西,請你用你的小刷子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顏色去刷。一邊刷一邊看你刷出了什么?
3、教師示范: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先讓刷子在顏料盒里攪一攪,在沿上一下,不要甩刷子,要上下刷,左右刷。邊念兒歌邊刷。
4、提出作畫要求,幼兒刷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清潔和個人衛(wèi)生。畫好后刷子放在指定的水桶內。
2)鼓勵幼兒大膽涂刷,體驗勞動的快樂。(播放音樂)
3)并和旁邊小朋友交流說“我刷出了什么”,
四、給小動物送食物
1、師:房子刷好了,真漂亮!請寶寶把小刷子放在水桶里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的房子里都藏了什么好吃的。(請幼兒交流自己的作品)
2、師:這些好吃的食物都是誰最喜歡吃的啊?我們一起把這些好吃的食物送給小動物吃好嗎?(請幼兒將自己作品貼到相應的動物頭飾下面,要求邊送邊說“什么小動物我送你什么食物”)
3、小動物們吃了大家送來的食物真開心,他們邀請你們去草地上玩一玩,好嗎?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巧妙構思折剪畫冊
2、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
3、在制作、欣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對比激趣,了解特點
1、教師出示兩本小畫冊,一本為普通的畫冊,另一本為今天要學習的類型。
2、讓學生對比欣賞,發(fā)現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鼓勵學生質疑。
二、讀短文,提高興趣
自由讀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變個大灰狼,你說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個小畫冊,畫一畫,翻一翻。
三、自學并操作
1、自學教材中的'步驟,嘗試折剪制作畫冊。
2、教師講述重點:可以剪一刀或根據自己的設計剪幾刀,但不能剪斷。
3、學生嘗試添畫。教師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繪有半截動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勵學生添畫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為學生作畫提供參考。
4、添畫完畢后用膠水粘貼或用訂書機裝訂。
四、學生相互欣賞翻閱作品
1、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給同學看,并講講其中的故事。
2、自評、互評。
3、學生交流制作小畫冊的感受,體會學習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大膽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工地的一個場景。
2、 能大膽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3、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工地的一個場景。
活動準備:
范畫、水彩筆、油畫棒、工地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共同欣賞圖片,了解幾種常見的建筑特點。
二、開始部分
1、教師:你最喜歡工地上的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
2、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塔吊的形狀。
3、師生探討塔吊的的形狀以及圖行組合的'特點。
4、出示范畫,并講解作畫要求。(先把塔吊畫出來,要畫得大 一些,仔細觀察塔吊的形狀,正方形和三角行的組合。最后可以通過的想象再畫出工地上不同的東西。)
5、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
講評作品、展覽作品
活動反思:
我們組織了《塔吊》繪畫活動,該目標主要是在認識和觀察建筑物的基礎上,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不線條描繪工地上的一個場景。幼兒對此十分感興趣,設計了不同樣的塔吊,在翻看幼兒作品時,我發(fā)現了幾幅特別的畫,他們把紙豎起來畫,塔吊畫的很高,就像城堡,有的還在旁邊畫了許多不同事物,我們班楊寶玉小朋友畫了一副雨中的塔吊,很有創(chuàng)新性。美術教學提倡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我們把美術教學變?yōu)殚_放式的自由活動,是不是更好呢?
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嘗試用車輪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2.體驗玩色和大面積作畫的樂趣。
準備
1.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輛玩具汽車來園,幼兒事先有玩汽車玩具的經驗。
2.每組一張大畫紙。
3.分別在較大的容器里放人濃度合適的顏色水,內放海綿,以免流淌。
4.范畫一張。
過程
1.猜猜誰的.腳印。
出示范畫,請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腳印,這幅畫是怎么形成的。
小汽車很快樂,它去過山上、海邊、沙漠,留下了很多足跡。
教師邊說邊讓蘸有顏料的汽車在紙上滾動。
2.用車輪滾畫。
請幼兒分組作畫,將自己的玩具汽車車輪蘸上顏料,在紙上來回滾動,看看每輛車的輪胎印有什么不同。
幼兒可按意愿滾畫多次,體驗大面積作畫的樂趣,感受圖案交叉、重疊的特殊效果。
請幼兒自由地與同伴說說自己的汽車是沿怎樣的線路開的,它將開往哪里。
建議
1.應引導幼兒在滾畫的同時,感知輪胎印的不同,獲得輪子滾動的經驗。
2.作品晾干后可貼在墻面上,讓幼兒欣賞獨特的畫面效果。也可以讓幼兒拿著未蘸顏料的玩具汽車,沿著畫面上復雜多變的滾畫線路前行,滿足在各種“道路”上“行駛”的愿望。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鯨魚的特征以及它的習性。
2、學會用撕彩紙,揉彩紙,制作出鯨魚。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報紙,A4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鯨魚。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寶寶要吃母乳長大。
— 我呼氣的時候會噴噴泉,我是誰呢?
二、展開
1、談談鯨魚。
— 你見過鯨魚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鯨魚?
— 看過鯨魚后你有什么感受?
2、說說鯨魚的特征和習性。
— 鯨魚在哪兒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鯨魚是動物呢?還是魚呢?
(鯨魚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動物。)
— 鯨魚有多大?
(鯨魚的身子很大,是現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身長超過30m,胸鰭長達4m,剛剛出生的鯨魚寶寶也有7m長的。)
— 所有的鯨魚都是同一種類嗎?
(鯨魚被分為須鯨和齒鯨兩大類。有須子的鯨魚就是須鯨,有尖銳的牙齒的鯨魚就是齒鯨。須鯨有兩個鼻孔而齒鯨只有一個。)
— 鯨魚為什么會噴水呢?
。ㄒ驗轹L魚呼吸的時候會夾著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鯨魚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鯨魚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報紙和白紙怎樣制作出鯨魚呢?
4、用報紙和白紙制作鯨魚。
① 把報紙和白紙(A4紙)撕好。
② 按照紙的種類把紙分開。 (報紙和報紙放在一起。)
、 把紙揉在一起。
、 用白紙粘在鯨魚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報紙粘上。
、 粘紙的時候不要留出余白,緊密地粘好。
、 用報紙表現出黑色的部分。 (鯨魚的背部上)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活動反思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大小,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這篇課文很簡單,學生在讀一遍后,往往覺得他什么都懂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時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序消解的.干干凈凈。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在課堂上設計了很多生動的環(huán)節(jié),比如看圖片,吸引住了學生。我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他的學習成果。如,同學們通過讀每一段,總結鯨的特點,并找出與之相關的句子。鯨生活習性這一部分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當成鯨來介紹?梢援嫵鰜恚梢员硌,可以談感受,在鯨吃食時,學生把鯨描繪的活靈活現,在鯨睡覺這一部分,學生的畫更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也使學生理解更透徹,體驗也更深。他們自主選擇正是他們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鯨》這篇課文,最重要一點是要讓學生感知說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書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內容,故意將數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長"等模糊的概念,讓學生下課后與原文對比,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fā)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了解鯨的特點。舉例子,作比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關于寫作技巧這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文中說明的方法,讓學生感知就可以了,我們不能貼標簽,硬灌輸。
在理解須鯨與齒鯨特點不同時,我采用表格形式,讓學生從"牙齒""吃食""呼吸時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對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覺"時采用簡筆畫,學生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做到了語文與美術,語文與數學的整合。
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合作意識,但在合作的過程中由年齡特征影響,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現象,合作意識的淡薄,在合作中出現矛盾時解決問題能力弱。以往我們的美術活動基本是以幼兒單獨進行創(chuàng)作的形式來進行,忽略了美術活動中幼兒的交往和合作。結合我班幼兒特點,通過連環(huán)畫書的制作,引導幼兒分工協(xié)作、主動協(xié)調,學會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讓幼兒在互相配合中實現學習目標,提高合作能力,激發(fā)合作興趣。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故事發(fā)展表現故事情節(jié)畫面,嘗試制作連環(huán)畫圖書。
2. 在小組合作中能與同伴互相協(xié)商、分工,共同完成圖書制作。
3. 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1. ppt、記錄表、訂書機。
2. 事先熟悉故事內容和連環(huán)畫知識。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你們聽過嗎?
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么樣子的?和它的媽媽長得一樣嗎?
小蝌蚪把誰當成自己的媽媽?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子、魚、烏龜、白鵝,在它們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PPt)
二.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制作連環(huán)畫書。
師: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個故事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畫下來做成一本書,講給其他班的.小朋友聽。
提問:你們還記得什么是連環(huán)畫嗎?做成一本連環(huán)畫書,還要有什么?(封面、封底)這些都有了,還要怎么樣(裝訂)
三.引導幼兒討論和同伴合作的具體方法。
1. 討論畫面內容。
師:這個故事需要畫幾張畫面?每張畫表現什么內容?
2.幼兒商量分工并記錄
師:這么多的畫如果我們一個人畫會用很長時間,有什么好辦法呢?
幼兒分組討論并記錄。
展示記錄結果。
小結:我們在合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協(xié)商想出不同的辦法來解決。
四.幼兒合作制作連環(huán)畫書,教師適當指導。
五.展示作品,引導幼兒欣賞交流。
師: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小結:今天,我們相互合作很快完成了一本連環(huán)畫書,在生活中許多時候也都需要我們一起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棒棒糖有多種多樣的造型。
2、能用團圓、壓扁等方法制作棒棒糖,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棒棒糖圖片)、各種形狀的棒棒糖實物。
2、太空泥、平頭小竹棒若干、小筐3個。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教師PPT出示小熊的圖片)。
師:今天是小熊糖果店開業(yè)的日來,你們看小熊先生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棒棒糖圖片)。
2、請幼兒觀察各種形狀的棒棒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喜歡嗎?想要嗎?
師:那誰能說說這些棒棒糖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師:你喜歡什么樣的棒棒糖?(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為完整的表述。)
3、制作棒棒糖。
師: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觀察可真仔細,而且說話也很完整,給你們一個棒棒的大拇指表揚一下。(陪班老師配合,打電話,免提播放)
師:電話響了,誰來的電話呢?
師:喂,你好,請問你是誰呀?
小熊:你好,我是小熊。
師:原來是小熊啊,有什么事情?
小熊:今天糖果店里的生意太好了,糖果不夠賣了,你們能幫我制作一些嗎?
小班美術教案《甜甜的棒棒糖》含PPT課件
(教師巡回指并鼓勵幼兒做出不同形狀的棒棒糖。)
4、給自己做的棒棒糖取名字。
師:你喜歡自己做的幫幫糖嗎?為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5、給小熊送貨。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在歡樂地音樂聲中給小熊送貨。
活動延伸:
將制作糖果的材料放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活動。
教學反思:
準備了好久的公開備課,短短十幾分鐘就結束了,和預期的有些偏差,感覺在活動過程中,有些緊張,有些匆忙,頭腦不是很清晰。好多在上課之前提醒自己的事情,在活動中都“完美的忽略”,有些在平時會注意的事情,在這次活動中也都沒有注意。這次公開課依然很糟糕,可以說是“一塌糊涂”,但是通過這次活動,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正,哪些方面需要加強等等。
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水果包裝網的特點,展開想象并進行造型。
2、能獨立大膽地想像、添畫使畫面內容豐富。
3、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增強環(huán)保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水果包裝網的特點進行想象造型
難點:添畫合適的形象使畫面完整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水果包裝網的特點
物質準備:范例,大量水果包裝網,舊掛歷,輔助工具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幾種水果包裝網,請幼兒說說它們像什么?有什么用?
二、欣賞范例
請幼兒看看范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說說自己想用水果網做成什么。
三、創(chuàng)作要求
1、可以用水果包裝網做一樣完整的東西,也可以只用它做某樣東西的一部分。
2、先想后做。
3、先把水果包裝網做成的東西粘貼到有色背景紙上,再做其他添加。
四、幼兒制作
引導幼兒根據水果包裝網的顏色、大小等進行想象和制作,提醒幼兒及時將用品歸位。
五、作品評價
1、互相看看都做了些什么?喜歡哪一張作品,為什么?
2、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廢舊物品可以用來作畫。
活動延伸
將剩余物品和其他可利用的廢舊物品投放在美工區(qū)供幼兒自由活動時操作。
活動反思
一、設計意圖
“初步感受并喜愛生活中的美”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引導幼兒注意、認識水果包裝網這一“廢物”的美,并運用它的美去制作成藝術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正體現了以上藝術教育目標的精神。本次活動通過使幼兒認識生活廢物的美,創(chuàng)造出物質形式的藝術美,更培養(yǎng)激發(fā)了幼兒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實現了美育的形式美和精神美的教育的'完美統(tǒng)一。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本活動通過收集具有網狀結構的實物和圖片,既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又為幼兒展開想象和創(chuàng)造打基礎。想象和創(chuàng)造不能憑空實現,也不能漫無邊際地實際,“水果包裝網”為幼兒提供了想象創(chuàng)造的出發(fā)點和線索,使想象和創(chuàng)造得以順利地實現。
二、活動效果
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積極性高,由“水果包裝網”聯想出物品有“菊花”、“雪花”、籬笆、魚、魚網、吊床、圍墻、蒲公英……等,利用有色紙作背景,節(jié)約了幼兒涂色的時間,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效果,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電腦美術教案10-31
美術的教案10-25
美術教案【精選】08-05
(經典)美術教案09-04
[經典]美術教案09-05
美術教案(經典)09-18
[精選]美術教案09-02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8-13
(精選)美術教案07-20